三關軍

天方夜談

都市生活

紅塵賦 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大扺凡是男人,心中皆有壹個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70章 追殺雲生的真正原因

三關軍 by 天方夜談

2023-6-16 22:32

  四人聽罷,長噓不已。
  守道信道:“我等只聽聞雲生都統西擊獸人,東殲倭寇之壯舉,卻沒想到還有如此壯烈之故事!”
  將家熙道:“泥石縣之戰,乃莽北義軍第壹戰,當時傳遍大江南北,洪莽大地為之壹振。卻沒想到乃是雲生都統等人所為,佩服!佩服!”
  雲生道:“朝廷派我三關旅去東海剿滅倭寇,定東王不給我們艦船和人員,我們便自己招兵買馬,購買民船,改造戰艦。
  定東王不給我們軍糧,我們便北上吳順糧倉搶糧。
  定東王勾結倭寇,三次襲擊我們。我們將計就計,與倭寇三次海戰,三戰三捷,擊毀倭寇戰艦140余艘,全殲倭寇5萬余人。
  但朝廷不僅不表彰我們,而且還定我等為叛逆,前堵後追,欲置我們於死地而後快。並且還連累了名門,想起來實在是令人生氣。”
  峻峰道:“雲生兄弟且莫在意,人間自有公道,是非自有評說。”
  雲生道:“我們迫不得已偏居昆郎,與大德王朝相隔千山萬水。朝廷派定東王率120余艘艦船,5萬大軍,11位十萬王征討我三關軍,難道他們就不怕金鷹乘虛而入,大舉進攻莽南嗎?
  朝廷為什麽要置我們於死地而不顧自身安危呢?”
  四人聽後,俱都沈默。
  這時,松時彰道:“我聽聞老史官翻閱太高祖之遺卷,發現六百年前大德初建,有人問大德將來氣運如何?
  太高祖站立雲層之上,曰:雲開日出。
  後老史官又占星象,說有大星升於西方,犯於紫薇,此星既為兇星,又為帝星。
  丞相道:雲生者,紅日也;紅日者,雲生也。
  保京王也說:內賊勝於外寇,攘外必先安內,故朝廷全力征伐妳三關軍,欲置妳於死地。”
  雲生聽後,自言自語道:“雲生者,紅日也;紅日者,雲生也。”
  雲生百思不得其解,遂擡頭問道:“雲生者,紅日也;紅日者,雲生也。此是何意?”
  松時彰哈哈大笑道:“雲生兄弟,妳想紅日藏於何處?”
  雲生略作思考,說道:“雲層之中?”
  松時彰笑道:“不錯,紅日生於雲中,烏雲醞釀紅日,故雲生者,紅日也;紅日者,雲生也。”
  雲生聽後,這才明白,遂又想起自己的出生之事。
  據母親說:她在分娩之時,忽作壹夢。夢見天空之上,雲海翻騰,壹輪紅日從雲海中升起,光芒萬丈。
  迷霧退去,那紅日忽然鉆入她的腹中。驚醒之時,腹部疼痛,產下壹子,身放紅光,久久不能散去,故為兒子起名雲生。
  “難道我雲生就是那紅日?”雲生心道。
  此時,只聽松時彰又道:“雲生兄弟跑到哪兒不好,卻非要偏居在昆郎之地。
  這昆郎盆在正好在青嵐府城的西方。
  老史官夜占天象,說有大星升於西方,犯於紫薇,此星既為兇星,又為帝星。
  不偏不怪,此星正好落於雲生兄弟的身上。”
  眾人聽後,都是連連點頭。
  雲生苦笑道:“我當時逃離玉寧府,乘船沿莽江而上。向北乃是金鷹王國,向東又有定東王大軍阻截,向南又怕引禍於鎮南王大人,唯有向西,才來到這昆郎之地。”
  此時守道信嘆道:“所以說,壹切盡在冥冥之中。”
  眾人聽後,都是壹陣長噓短嘆。
  雲生道:“因此,大德王朝才不怕金鷹南渡,舉重兵攻擊我昆郎盆地,準備置我於死地?”
  松時彰道:“正是如此!”
  雲生道:“眾位兄長,說實在的,雖然大德已定我等為叛逆。但是,我雲生真的並沒有推翻大德的心思和想法。
  即便是我有些心思,我嶽父名秀也絕對不會同意我推翻大德。
  我組建三關軍,意在驅逐韃虜,收復河山。
  雖然目前大德與我為敵,但是在擊敗金鷹,收復河山這壹方面,我與大德的想法是相同的,我們的意誌也是壹致的。
  所以說,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做出推翻大德之事的。”
  松時彰笑道:“我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以妳壹個個小小的三關軍,偏居昆郎之地,如何能夠推翻大德呢?”
  眾人聽後,都是搖頭,實在是想不出雲生如何能夠推翻大德。
  此時,峻峰說道:“古人雲:殺敵壹千,自損八百。此戰過後,不論輸贏,大德水師將壹蹶不振。若是金鷹趁機南侵,我看大德危矣。”
  眾人聽後,個個點頭。
  守道信道:“我等四人俱是莽江戰線都統,均屬名秀統帥屬下。將來若有朝壹日走投無路,還望雲生都統收留。”
  雲生大驚,說道:“只怕昆郎地小,耽誤了各位前程。”
  將家熙道:“名門所在,即忠義所在。跟著名門,我們死而無憾。”
  雲生心中萬分感激,遂道:“感謝各位兄長的信任。若是有朝壹日我三關軍揮師北上,驅逐韃虜,必借眾位兄長壹臂之力。”
  松時彰道:“只是我等身為大德都統,軍令在身,身不由己。請雲生都統在此稍留片刻。”
  雲生心中雖然著急,但也能理解對面四位十萬王的苦衷,遂道:“感謝四位兄長手下留情”。
  四人懸立空中,侃侃而談,國家大事,家長裏短,無壹不談。
  說道三關失守之事,雲生嘆道:“當年我總是以為,三關失守只是大意所為。但是現在想起來,三關失守,卻是偶然之中的必然。”
  峻峰道:“雲生兄弟何出此言?”
  雲生道:“如今莽北在金鷹王朝的統治之下,賦稅十五取壹,並且沒有什麽兵役、徭役、河工費,牛馬稅之說。
  我去過幾次莽北,發現如今莽北之地百姓安居樂業,幸福安康。
  但反觀如今大德王朝,各種賦稅多如牛毛,老君湖百姓不堪忍受重負,這才舉兵起義。
  王朝之中,如定東王之重臣,掌管東海三府之地,卻與倭寇勾結,頻頻慘害東海百姓,以東海三府數百萬百姓人民的生命,來換取自己的地位。
  我在東海剿滅倭寇之時,定東王不給我三關軍壹粒糧,壹兩銀,壹艘船。
  百般無奈之下,我盜竊了壹位卸任的江南鹽運使,不想在家中發現了兩百萬兩銀票以及壹百萬兩黃金白銀。
  壹個小小的從三品鹽運使,家產三百萬兩白銀,試想那些高高在上的二品、壹品大員,家中又是何等的富有。
  當年丞相之子為得蕩月湖花魁壹夜溫柔,豪擲萬兩白銀,朝廷官員的生活糜爛到了何種地步?
  如此王朝,怎麽不滅?如此王朝,三關怎能不失守呢?”
  雲生越說越是氣憤。
  將家熙嘆道:“有些事不能深層次刨根問底,今日聽雲生兄弟這麽壹說,當年三關失守,確實是偶然之中的必然。”
  雲生道:“當年烏思托江壹戰,我父親雲騰為國捐軀。但是朝廷卻始終沒有發來喪報,害得我和母親苦等父親十三年。
  後來,我參軍入伍,尋找父親,認識我的義父寬洪濟,這才知道父親已經戰亡。
  再後來聽名珠說,原來是當年的兵部左侍郎貪汙了我父親的撫恤金,同時有近萬將士的喪報沒有下發。
  近萬將士啊!按照平均數值,壹名戰亡將士壹百兩撫恤金,萬人便是百萬兩,也就是說那兵部左侍郎壹次性貪汙了近百萬兩紋銀。
  後來,我嶽父名秀知道之後,向朝廷參奏彈劾兵部左侍郎。卻不想丞相插手其中,僅是免去了他的職務,而後又重新調到南大營為副都統,仍然是三品大員。
  兵部左侍郎尚且如此,妳們想壹想,三關能不失守嗎?”
  眾人聽後,皆都大驚。
  守道信喃喃地道:“十四年前的兵部左侍郎,那不是正是如今的京城提督橫大人嗎?”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