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寫科技格局

江湖說夢人

科幻小說

2019年12月31日晚上11點45分,38歲的孟謙正在趕往杭城蕭山機場的出租車上。
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070章 無名之輩

重寫科技格局 by 江湖說夢人

2021-4-13 20:35

  大風科創代理商年會順利結束,後面兩天,《紅月》,《千年》以及《黑暗之光》終於公布了正式公測的時間,不知道是出於什麽考慮,單個遊戲的公測時間都放在了年後。
《紅月》公測時間:2001年2月10日。
《千年》公測時間:2001年2月17日。
《黑暗之光》公測時間:2001年2月24日。
  而在大風科創開代理商年會的時候,《石器時代》來了,從公測後幾天的情況來看,比當初《傳奇》的情況要好很多,當然《石器時代》的順利壹個因素或許也是因為《神傳》什麽都沒做。
  2001年1月18日,大風科創的員工們正在準備第二天的公司年會,因為年底事情有點多,孫曉靜在征求大家意見的時候,大家都希望把年會時間盡量往後挪,可以先專註到工作上,然後年會的時候可以玩的更盡興壹點。
  這才把時間定在了1月19日,因為1月20日開始就有員工陸續提前回家準備過年了。
  而就在2001年的1月19日,大風科創迎來了壹個團隊的到訪。
  “各位路上辛苦了。”下午兩點,孟謙安排了兩輛車,親自到機場接機,這是壹個七人團隊,領隊名叫方辰。
  “孟總有心了。”見孟謙親自接機,方辰快步上前與孟謙握手並表示了感謝,之後,孟謙跟團隊余下的六人壹壹握手。
  整個團隊六男壹女,其中包括方辰在內的三名男子看起來應該在五十歲左右,另外三名男子和壹名女子都差不多三十多歲的樣子。
  而他們今天代表的,是倪光南。
  在上壹次的見面後,倪光南跟孟謙有過兩次電話溝通,這次派出的這個團隊,某種意義上算是給孟謙推薦的人,後面能不能達成合作,具體怎麽合作,就看孟謙跟方辰他們怎麽聊了。
  至於倪光南,他無法到大風科創來幫孟謙主持大局,只能以其他方式和身份給孟謙壹些幫助。
  了解了情況後,孟謙雖然惋惜但表示理解和感謝。
  後世媒體關於倪光南後面幹嘛去了寫的不是很詳細,不過也有媒體提到過壹件事情,這兩次的電話溝通讓孟謙也更進壹步猜測,倪光南可能是參與龍芯項目去了。
  而龍芯課題組的成立,正是2001年。
  自己跟華科院撞上了,孟謙也不好多說什麽,去跟華科院搶人,孟謙想想還是算了,後面還想著跟華科院能多合作呢。
  在回公司的路上,簡單寒暄後方辰等人就開始跟孟謙聊起了發展問題,看得出都是做事的人,壹到公司孟謙就帶著七人去了會議室開戰討論。
  把黑板拉到中間,孟謙拿筆寫下了幾個關鍵詞:芯片架構,系統,EDA,工藝,設備,材料。
  “路上各位問我到底要做什麽,從大的範圍來說,就是這些東西。
  在我看來,這是芯片領域的六大核心,而這六大核心,我們現在全面落後。
  所以要做芯片,我首先要明確的壹點是,這六事情我們都要做,缺壹不可。”
  “妳是想從這六個細分領域開始自主研發?”方辰下意識問道。
  “是的。”孟謙點了點頭。
  “太著急了吧。”方辰猶豫片刻後開了口,“我們現依靠別人的技術做芯片都還成問題就想著去攻克更基礎的東西,這將會帶來的投入成本和時間周期都是壹家企業根本無法承受的吧?
  諸如三星之類的國際芯片企業,也都在用別人的架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聽說他們要從頭研發芯片架構的打算,如果能自主研發架構當然好,只是……”
  “我確實著急,非常著急。”孟謙回應了方辰,“因為芯片這個領域的突破太難了,它不僅只是壹個產品,更是壹個生態,這也就意味著,它不僅是技術之爭,更是時間積累。
  我們就拿工藝舉例,以小見大,就比如說光學鏡片,蔡司跟尼康壹直都處在領先的位置,我們在這個行業也努力了很多人,為什麽就是無法超越他們?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經驗。
  他們壹個打磨師可以幹了壹輩子的打磨,而我們呢,連個有過打磨經驗的師傅都可能找不到。
  這是什麽差距?這就是基礎差距,放大到芯片領域,我們這六個基礎永遠不做,未來要面對的不僅是技術本身產品本身的競爭,還有時間積累上的落後。
  所以在我看來,芯片是壹個以十年為基礎時間單位去競爭的領域,想要實現全面自主,或許需要30年,50年,甚至100年,但早壹點開始就會有更大的成功幾率。
  我時常在想,如果有壹天別人不授權他們的架構了,別人不給我們使用他們的EDA軟件了,被人不賣給我們光刻機了,我們該怎麽辦?
  我們等死麽?
  不過方先生從企業端發展去考慮也是壹個很現實的問題,所以在芯片研發領域,我準備成立壹個特殊的項目組,我稱其為無名之輩項目組。
  什麽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會從兩個層面去進行芯片研發,第壹個層面是更貼近企業創收的,我們購買架構授權,購買EDA使用權,購買光刻機甚至前期我們自己不做生產直接交給臺積電之類的企業去做。
  而第二個層面,就是無名之輩項目組,他們負責的工作就是攻堅這六大基礎。
  我暫且打算將公司每年的科研投入以七三分的方式分別投入到常規芯片項目組和無名之輩項目組。
  這個項目組註定將會在很長壹段時間內不具備盈利能力,甚至不排除等到大風科創倒閉了他們都還沒有盈利。
  也許,他們將永遠只是無名之輩,沒有人知道曾經有過這樣壹個項目組。
  但也許,在未來的某壹天,無名之輩項目組將成為整個科技領域最耀眼的奇跡。
  而我要做的,就是傾盡全力去守護好這群無名之輩,讓他們可以有壹個更好的環境去做科研。
  雖然我也不知道未來到底會發生什麽,但我就是有壹種莫名的預感,無名之輩,會名震天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