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在末世有套房

晨星LL

都市生活

核戰之後的末世,到處都是壹片狼藉。   如果妳壹不小心活了下來,那麽接下來妳將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61章 深海施工

我在末世有套房 by 晨星LL

2018-6-29 16:42

  因為水滴的造型,其在水中穿梭的時候幾乎是毫無阻力。壹眨眼的功夫便能開出數十米外,江晨看著速度儀表上的【航速:75海裏/小時】
  “好家夥,這尼瑪單從速度來看,已經能完爆世界最快的潛艇了吧。”看著腳下那疾馳的海底,江晨忍不住感嘆道。
  他記得目前世界上最快的潛艇是俄羅斯的P級巡航導彈核潛艇,最大速度達44.7節。而這個水滴1號的航速竟是達到了恐怖的75節。
  就是不知道那個傳說中還在研發中的超導磁流體潛艇,和他胯下的這輛“坐騎”比起來如何。
  海底礁石嶙峋,深綠色的海藻如林海般婆娑。五彩斑斕的魚群在海中肆意穿梭,水母與魷魚在氣泡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這壹切都在水滴的墻壁上化作壹道道掠影。
  除此之外,江晨還看到了傳說中的鯊魚。
  當“水滴”從它身旁經過的時候,那個大家夥就像沒有看到似得對“水滴”不理不睬,轉身間便消失在了江晨的視線之中。
  隨著深度的逐漸增加,來自海面的光線便越來越暗,那深藍色的幽閉感也越發的明顯。江晨不確定自己是否有深海恐懼癥,但還是關掉了廣角度攝像頭,只在正前方的屏幕上保留了前、左、右、後四個視窗。
  “水滴壹號,我們已經到哪兒了?”
  “距離目標位置還有100海裏。”
  100海裏,也就是說大概還有壹個小時嗎?
  見時間還有壹會兒,江晨便起身向生活艙內走去。
  生活艙內布局很緊湊,左右兩邊分列著兩張帶尼龍扣的床,如果將床掀起,便可抽出床底的桌子和衣櫃。饒有興趣地打量了壹番潛水器的內部構造,江晨吩咐潛水器到達位置後再叫醒他,然後便鉆進了睡袋似的床上,小憩了片刻。
  壹小時後,在輕柔的鈴聲下,江晨睜開了雙眼。
  下了床後,回到了駕駛艙內,他將目光投向了操控面板,不由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這裏便是7500米的海下嗎?
  這深不見底的黑暗,這傳說中的生命禁區。
  整片區域中,可以看見的僅剩下那道從水滴前端射入海底的光柱。黑的發亮的巖石在探照燈的光芒下反射著粼粼微光,被驚擾的底棲生物遊動著纖毛,緩緩地向著四周的黑暗逃離。
  除了那些造型稀奇古怪的海底生物,海底巖殼的裂口時不時地噴出灼熱的氣泡。那暗紅色的火光,就好像是火山壹樣,醞釀著恐怖的能量。
  這時,壹條十數米長,扁平狀的海魚慢悠悠地靠近了水滴身側。碟子狀的頭上找不到眼睛在哪,長釘狀的牙齒看上去甚是駭人。它好奇地打量著水滴,還用嘴巴去碰了碰它。但很快它便觸電似得遊開了兩米,頭也不回地逃掉了。
  水滴表面的靜電驅趕裝置能讓絕大多數的深海生物對其失去興趣,壹方面這是為了保護潛水器的安全,另壹方面也是為了保護這些海底生物的安全。
  沒有再繼續玩了,江晨很快根據標記在地圖上的礦產資源分布,手動操控著水滴壹號,移動到了富鉬錳結核礦的上方。
  “投拋采礦模塊。”確認目標位置後,江晨沈聲下令道。
  “遵命,艦長先生。”人工智能禮貌地回答道。
  很快,懸掛在水滴底部的圓筒便與水滴分離開來。壹連串狹長的氣泡串從圓筒的後部排出,推動著魚類似得圓筒向著目標巖塊緩緩飄去。
  100米。
  50米。
  10米。
  探照燈緊緊地鎖定著那圓筒,江晨目不轉睛地註視著這壹幕。
  深黑色的巖塊鑲嵌在灰黑色的泥質巖中,錯落著如鵝卵石路般的景觀。只見那圓筒緩緩地停在了黑色的巖層上方,身後的引擎緩緩熄火。
  江晨掃了眼屏幕上的地圖,只見標識著潛水器方位的綠點,已經和礦點中心的紅點重合。
  頓了頓,江晨沈聲下令道:“采礦模塊,展開!”
  “遵命。”
  那圓筒的底端竄出了壹連串的氣泡,突然壹道拖著石墨烯纜繩釘子鑿向了海底。纜繩繃直,緩緩地將圓筒拉向了地面,停在了靠近海底約莫3米的位置。
  圓筒緩緩地展開,兩側的艙門緩緩向外擴展,放出了2枚如導彈壹般的物件。導彈長約莫5米,直徑約莫1米,尾部由石墨烯管道與圓筒內艙相連。
  只見這2發導彈在與圓筒分離之後,立刻彈頭下沈,尾部噴射出壹串水霧,推動著導彈撞向海底。
  彈頭深深地潛入了巖體中。
  接著如同奇跡般的壹幕發生了!
  彈頭尾部猛地爆開,炸出壹串氣泡的同時,如撐傘般打開了壹張半徑約十米的圓弧形頂蓋。頂蓋緩緩地下降,扣在了那平整的海底巖體上。
  遠遠地望上去,就好像是由壹個大圓筒,用石墨烯管連接著兩個倒扣在海底的碗。
  “采礦模塊已經部署完畢,請部署運輸模塊。”
  彬彬有禮的電子音再次響起,將江晨從科技的震撼中拉了回來。
  所謂運輸模塊,其實就是四根石墨烯導軌,和壹個橢圓體的升降器。由於這些東西體積較大,所以江晨沒有攜帶在潛水器中。畢竟有著儲物空間這種東西,將物體帶到海底實在是在輕松不過的事了。
  將水滴壹號下錨,江晨立刻返回了末世那邊,來到了別墅的後院中。此刻這裏正存放著他的海豚-10和壹大堆從第六街區工廠中走出的石墨烯導軌。
  在七千多米的深海環境中,壹般的材料很難承受住這種水壓,所以高強度的石墨烯材料便派上了用場。
  將這些材料扔到儲物空間後,江晨再次返回了水滴壹號內。
  手貼在了艙門上,意識沈入儲物空間中,很快,那數十根捆著的石墨烯導軌便投放到了艙外。
  接著江晨又如法炮制地在現世和末世往返了幾次,將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投在了水滴之外。
  下令水滴壹號起錨,接著江晨便命令智能系統開始施工,將那些石墨烯導軌和固定浮標,按照內存中的圖紙拼接在采礦模塊的上方。
  剩下的事已經無需他親手操作了,看著那5小時的施工時間,江晨打了個哈欠,回到了生活艙中。
  所有的操作都能交給人工智能來做。
  身為艦長的他只需要回到生活艙中睡壹覺,等待施工完成後,便可返航。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