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鄉村生活

名窯

都市生活

  看個流星,砸破頭,無緣無故成為有房有地小農民。   吃穿不愁,找老婆。   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301章 稻田裏的驚喜

極品鄉村生活 by 名窯

2018-8-2 12:09

  早晨,淅淅瀝瀝的小雨停了,天慢慢放晴了。前天的送走的寶寶和崎崎,院子安靜了許多。至於水潭裏連通大河的事已經確定,很難想象,這些江豚遊了三十多裏。這次根據水潭和大河的連通終於確定了溶洞和冰洞所屬的山峰。可惜外邊望著不過壹兩百高的小山峰,實在是很難讓人相信下面有如此大的洞穴。洞裏考察依舊在進行,只是多了壹些專家,洞口設了警戒了。不允許無關人員靠近,李峰這些天沒事去看了幾次娃娃,這家人可是神出鬼沒的,多半時間不在水庫。難怪,江豚有著海豚壹下的特點,對於尋找洞穴等有著很高的敏感度。
  “爸,今天我們家收稻子嗎?”吃早飯的時候,李峰隨口問道,由於李家崗地處南方,三季水稻,本來十月左右才能收割的。不過李峰家每年只栽種二季,所以比別家的早壹些,如今差不多可以收獲了。
  壹家人吃完早飯,收拾鐮刀,拉著板車下地了,李峰家的水田在山腳,地勢低,如今田裏還是滿滿的壹田的水,稻子已經成熟了,在壹片綠油油的稻田裏十分顯眼。水田不大,可能不到壹畝地,成月牙狀,整片梯田多半多是月牙狀,微微收縮著小肚皮,弓著腰。
  田裏的稻谷顆粒飽滿,稻穗的壹紮多長,看來今年是個豐收年。李峰拉著板車,上面幾捆子幹稻草,這些是用來困稻子的,最讓人不可思議的,上面還有鍘刀。
  “媽,妳別下來,我和爸兩個人就夠了。”李峰拿著鐮刀,揮舞壹下,熟悉感隨之而來,有些年頭沒有摸鐮刀了。自從上了高中,自己做的農活少了不少,高中,大學可是沒有農忙假期的,除了小學時候,每年的農忙都會放壹個星期的假期。每到那個時候,小娃子搬著自己的小板凳,壹群群嬉鬧的跑回家,書包壹扔,不是跑進水溝裏捉魚蝦。要不是跑誰家的紅薯地裏摸幾個紅薯靠著吃。
  當然這些都是少數,多數時候,放假的小娃子擔負起做飯,餵豬的重任,有時候還要天不亮起床,割稻子。這些李峰有著親身經歷,那時候農忙放假,沒有壹天睡到自然醒,早早起床,餵豬,燒飯,那時候整個家裏家務全是妳的,大人在地裏做活沒時間燒飯做家務。李峰最幸運的自己家水田少,每次二三天忙完了,可以舒服的享受剩下的時間。
  小娃子每每羨慕的望著李峰,然後很是郁悶繼續背著竹簍去打豬草餵豬。誰讓自己家裏水田多呢,水稻多,小半月的辛苦,不僅僅大人,連帶著孩子,即使上了學,每天放學回家,不得不自己燒飯,隨便雞鴨鵝照顧好。有時候不得不領著自己弟弟妹妹上學,整個教室壹度有成為的托兒所的危險。不過那時老師多半睜壹只眼,閉壹只眼,有時候老師家插秧,直接給妳來上幾節自習課,體育課。甚至於,老師叫上班裏的插秧能手回家幫忙呢。李峰每年壹到農忙,這丫是最受歡迎,為啥,李峰家水田少,三兩天忙活完了。這家請著幫忙插秧,那位同學請著幫忙割稻子。
  每到那個時候,桃子,梨子,杏子,西瓜,每天吃不完,這家吃完,吃那家。半個月的農忙,李峰成為班裏最可愛的人,吃喝不愁,當然這和李峰割稻子插秧的手藝很是有些關系。人家請人可不是壹個兩個,誰家沒有勞動力,班裏幹部多半會組織班裏同學去幫忙。插秧,割稻子,這些體力加技術活,李峰那個成績極其突出,這不大夥都知道,那班那班誰誰,幹活漂亮。不少小丫頭流著鼻涕邀請李峰去他家,幫著插秧呢。
  李峰壹時間想起小時候的總總,這時候老爸李山已經挖開田埂,想要把田裏的水放到水溝裏。可是自己家的田實在太低了,這些天雨水不斷,水溝本來就是滿滿當當。這時候哪裏能放的出去,差點沒有倒灌進去呢。
  “爸,別弄了,有水還涼快些呢。”李峰開著玩笑,有水,稻子割起來挺麻煩,最不好下刀了。李峰這時候跳進水田裏,水真不淺,有十多厘米,有些淤泥,走著不方便。李峰拉了幾把,覺著還行,只是此時割下的稻子沒地方放的。必須遞送到田埂,割幾把送壹次,有些麻煩,老媽張蘭在田埂上打把子,用幹稻草壹繞紮起來,用鍘刀壹鍘,只留下壹尺不到長度。這樣用板車運回家,用打谷機機打壹遍,李峰爺倆割稻子,母親張蘭壹個人紮把子,鍘掉下面多余的稭稈。
  “啊,爸,這裏還有魚啊。”正要拉著水稻下刀呢,誰知道腳底壹壹滑,差點摔倒呢。這水田裏,真不少於,自己剛才已經別碰到了幾次,這會腳底下可是大家夥,自己差點摔倒。
  “可能是上水魚,壹會捉些,中午吃魚湯,大米飯。”老爸笑著說起過去,大夥下田的,割稻子捉魚蝦,那時候吃頓飽飯可是不容易,水稻產量低,李峰家田地少,很多時候吃不到大米飯。這些稻谷出來都是要運出去賣著換些生活用品,多半吃些玉米蜀黍,這些雜糧飯。米飯在李山小時候還是奢侈品,甚至於李峰小時候很少吃到米飯。後來雜交水稻出來,水稻提高了產量,每家每戶都有了余糧,生活越來越好,吃飽飯不在是夢想的年代來臨了。
  “好嘞,新米陪著水田魚蝦,味道壹定好。”李峰邊割稻子,邊註意水裏動靜,不壹會捉了幾條巴掌大的鯽魚用稻草串起來,插在水田邊。中午拎著回家,吃著水田裏養著魚,新米做的米飯,啥不說了,美味啊。
  壹家人壹上午功夫,還沒有弄掉壹半,主要是後來,李峰總是開小差,捉魚,摸蝦,不是撿田螺,這個人如同孩子似的。中午回家拉著壹板車的稻穗,李峰手裏拎著稻草穿著的鯽魚,鯉魚,還有幾只螃蟹,秋螃蟹,最肥,雖然如今只是夏末秋初,可是這螃蟹已經肥嫩很了。鯽魚啥的不錯,可能是李峰上次澆灌了些泉水的效果。田裏不少魚蝦,老爸李山挺驚訝,自己家的水田啥時候成為了魚塘啊。這可算是壹個驚喜,不僅僅收獲了稻谷,還有壹水田的魚蝦呢。
  中午飯時間不到,做飯有著母親張蘭忙活,李山父子兩人忙著脫粒,腳踩的脫粒機,李峰多少年沒用了有些生疏。父子兩人總是踩不到壹塊去,最後只能壹個人壹個人上,壹人踩著壹人脫粒。這些弄了壹個來小時,總算是吧壹板車的稻穗弄好了。
  “今天產量不錯,這裏至少有四五百斤啊,這才壹小半,今年至少能收壹千多斤,真不錯,田裏肥料足,這莊稼就是好啊。”李山捧著顆粒飽滿的稻谷,臉色微紅,有些激動,農民最愛看的事情不外乎莊稼豐收,那種喜悅是城裏永遠感受不到的。稻谷雖然打好了,不會還要揚壹下,弄好了,在外邊的太陽曬。
  “爸,我看弄到桃林那邊晾曬吧,不用鋪雨布,而且水泥石板地,比起雨布曬的快多了。”平常都是鋪好雨布,稻谷倒上去,哪裏有水泥,青石板地好,這天水泥地曬的發燙,稻谷弄上去,鋪的薄壹點,至多二天大晴天,這稻谷就能入圈了。不會有發黴的可能了,李山壹聽,可不是今年兒子修了院子,正好用來晾曬稻谷不是。
  父子倆沒耽誤,水稻裝進蛇皮擡上板車,拉進桃林小院,鋪開。李峰怕小鳥太多,吃稻谷,正好看見小猴子無所事事在偷吃葡萄。順手抓了過來,耳提面命,壹陣交代著小猴子,不要讓小鳥進院子。
  小猴子倒是聰明很,李峰指了指樹枝小鳥,再指了指地上的稻谷。小猴子連連點頭,不過最後李峰還是做了示範,壹只老家賊,麻雀竟然敢偷吃,李峰直接用網兜捉著,扔給雞爪豬做午餐。李峰演練很是有些效果,不壹會小猴子弄了壹只小鳥,李峰滿意點了點頭,進屋拿了二個大核桃算作獎勵。
  李峰平時的對於黑球使用的策略,大棒加核桃,可是把小猴子黑球訓練的聽話的很。李峰見著院子裏沒啥事了,洗了個澡,喝了杯涼茶,院子外邊突突的摩托聲。林穎,劉嵐,李欣,開著四輪摩托走進桃林。
  “咦,妳怎麽沒去幹活啊,阿姨不是說今天收稻子嘛?”林穎把車子停靠在壹邊,下車直奔著小涼棚而來。三人壹點不客氣,每人倒了壹杯涼茶。“真舒服,還是這裏涼茶味道好啊。”“我說妳們怎麽把車停這裏呢,原來是看上我的涼茶了啊。不過涼茶喝不長了,過些天,可能要換成綠茶了,昨天壹場秋雨溫度降了四五度呢。”涼茶如是不冰鎮壹下,十分的味道可能只剩下七分了。
  “可不是,早上還有些冷呢,明天穿外套了。吃頓早飯凍著了可不值得呢。對了,妳怎麽有功夫在這裏喝茶,稻谷不收了嗎?”林穎舒服的深吸壹口氣,昨天壹場秋雨越加增加了秋的壹絲涼意。早晨穿著短袖騎摩托,真有些涼意了呢。
  “妳看院子不是嗎?”李峰指著半開門的院子,地上金黃色的稻谷。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