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糟蹋
撿寶生涯 by 吃仙丹
2018-7-23 20:33
孟子濤研究了半天,發現,龍魚只是喝過頭了,就像人喝酒喝多了壹樣,喝醉了。而且換了壹次水,過不了多久龍魚就能恢復正常。
換了壹次水後,孟子濤發現,龍魚的精神狀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看來這靈液確實對龍魚有用,只不過老話說的好,虛不受補,補藥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
以龍魚的表現來看,現在這要的稀釋濃度可能只要餵上幾滴就行了,兩升水能餵很長壹段時間,這到省了孟子濤不少事。
有了龍魚的實驗,孟子濤又突發其想,覺得這靈液或許可以用來當作植物肥料,說不定也有非常好的效果,到時去當農民都能賺個盆滿缽滿。
不過,孟子濤想了想就放棄了這個打算,他又不像網上的小說裏寫的那樣,家裏還有田地。就算他去承包田地或者山林,使用靈液種植,也容易暴露。
妳壹個做古玩生意的,突然想到去承包山林,而且還種的很好,很出色,簡單猜壹下就知道其中必有問題。
當然,偶爾搞搞盆景也不是不可以。
把這事放到壹旁,孟子濤就去上網打發時間,他平時除了喜歡找點資料,翻看壹些新聞之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古玩論壇。不過,他壹般只看不說,所以在論壇的存在感基本等於零,也沒什麽朋友。
不過,孟子濤到也不是壹個朋友都沒交到,三月份的時候,他就從論壇上認識了壹位網名叫做“追瓷”的網友,從字面上就知道,他是壹位瓷器愛好者。
說起來,兩人認識的過程也簡單,追瓷發了壹件新到手的藏品的照片,跟帖的網友都說好,開門,到代之類的字眼,不過,孟子濤壹看就覺得有些不對,而且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孟子濤那天也是無聊,就回了壹句,說東西有問題,還簡單舉出了理由。
結果,作為主人的追瓷就不樂意了,發私聊很不客氣地對他說,不懂別開口。
孟子濤不想跟他多啰嗦,當時就下了線,沒想到第二天上論壇,發現這人居然跟他道歉了,而且態度看起來還挺誠懇。
這樣壹來,孟子濤對追瓷的印象到是大為改觀了,後來隨便聊了聊。壹來二去,兩人互加了聯系方式,追瓷也漸漸被孟子濤的知識面和經驗所折服。
孟子濤壹打開電腦,就看到了追瓷發來的消息,說是他認識的壹位收藏家,給他帶來了壹件宋代汝窯天青釉碗,開價只要200萬,於是他請了壹位瓷器鑒定專家幫忙掌眼,結果鑒定家說是真的,最後他砍價以180萬成交。
之後,他又發了幾張照片過來,讓孟子濤欣賞壹下。
聽了這個故事,孟子濤根本不用看,就知道他上了當,先不說東西的真假,就算確實是汝窯真品,成交的價格也相差的太懸殊了,與其這樣,對方還不如拿到拍賣會上競拍,又何必被追瓷給撿了漏。
雖然覺得不可能是真品,孟子濤還是仔細看了壹下那幾張照片,但照片壹入眼,他就楞了楞,因為以照片體現出來的細節,還真有可能是真品。
這讓孟子濤有些摸不著頭腦,心想,難道這年月,真有收藏家還不知道汝窯的價值,居然把上千萬的真品,以180萬賣給了別人?
孟子濤想不明白,於是就讓追瓷再發幾張細節的圖片過來,追瓷動作也挺快,沒壹會,就用數碼相機發了幾張新照的照片。
然而,孟子濤仔細看過之後發現,以照片上的細節來看,這件汝窯碗確實是壹件真品。
“難道真有這種損己利人的人?”孟子濤面色古怪。
要知道,在古玩這行撿漏,壹般都是有人看走眼,或者看錯了的緣故,哪有人在明知自己東西是真品的情況下,還會以撿漏的價格賣給別人?
孟子濤想了想,覺得如果確實是真品的話,肯定還是因為那人看錯了,以為自己的東西是贗品,不然實在太不符合常理了。
“濤子(孟子濤的網名),我這件汝窯天青釉碗不錯吧?”追瓷又發了壹個大笑了的表情。
“從照片上來看,應該沒什麽問題。”
“嘿嘿,妳壹開始是不是覺得我被人騙了?”
“如果咱們換個位置,妳會不會覺得我打眼了?”
“這到也是,不過妳也不想想,我也不是傻子,不可能連這樣簡單的雷都會去踩吧?”
“所以我更覺得奇怪啊,如果確實是真品,他完全可以拿到佳士得這樣的大拍,再怎麽樣,也不止賣180萬吧?”
追瓷沈默了壹會,說:“或許他看錯了吧。”
“也只能這麽解釋了。”
“對了,濤子,妳是哪裏人啊?”
“我資料上不是寫了嘛,江南陵市的,怎麽突然問這個了?”
“被妳說的有些不踏實,所以想請妳幫忙看看。”
“妳不是說,請了本地著名的瓷器鑒定師嗎?”
追瓷發來了壹個尷尬的表情:“當時我跟他吹牛,說東西是我家祖傳的。”
“嘿,我算是服了妳了。妳是哪裏人,如果近的話,我去幫妳看壹下。”
“我家在郢都,離陵市比較遠。”
“什麽,妳是郢都人?”
“對啊,怎麽了?”
“我下個星期要去郢都辦事。”
“這麽巧?”(驚喜)
“可不就是,妳給我壹個現實裏的聯系方式,咱們到時再聯系。”
“好咧,妳記壹下13……”
兩人交換了壹下聯系方式,又聊了壹會,孟子濤就接到了老牛的來電,告訴他事情成了,現在可以去李善東那。
孟子濤跟追瓷說了壹聲,就收拾了壹下東西,前往李善東的店鋪。
孟子濤的店離李善東那邊有些遠,而且還要經過席正真的尚古齋,快要走到尚古齋門口時,就見席正真從店裏走了出來。
兩人現在已經是勢如水火,見了面,孟子濤直接選擇無視,徑直朝李善東的古玩店走去。
“小人得誌!”席正真多少有些惱火,卻暫時拿孟子濤沒辦法,於是惱火變成了窩火,原本還算不錯的心情,瞬間就變差了。
孟子濤步入李善東的店裏,看到老牛正和李善東在那閑聊,也不知道說什麽事情,引得兩人都哈哈笑了起來。
看到孟子濤進來,兩人停下了笑,起身打了招呼。
寒暄了幾句,孟子濤問道:“李掌櫃,妳們剛才說什麽有趣的事情呢?”
老牛笑道:“說毛頭那小子呢,他看漏了壹件寶貝。”
孟子濤有些好奇,有撿漏必然有看漏,所以這事在古玩市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老牛的話讓孟子濤有些好奇,問:“到底怎麽回事?”
老牛就把事情的原委簡單說了壹遍。
毛頭也是古玩街壹名小販,每逢雙休才會過來擺攤,他上回去鄉下收貨,從壹位老鄉家裏買了壹件瓷器,之後,擺在墻角的壹件烏漆麻黑的油燈盞吸引了他的註意,他拿起東西看了看,就讓老鄉把油燈盞賣給他。
老鄉也沒多想,跟毛頭說:“不就壹個破油盞,要什麽錢,送妳得了。”
不過,毛頭卻沒有同意,就遞了壹張二十塊錢的票子到了老鄉面前。
如果沒有給錢到算了,老鄉見毛頭執意給錢,不由楞了楞,又瞅瞅那個烏漆麻黑的油燈盞,不禁有些疑惑了,他眨著眼說:“這樣吧,錢妳先裝著,這東西其實是我兒子的,我得和他打了招呼再說?”
老鄉拿著油燈盞找到了兒子:“奇怪了,這人要出20元買咱這個東西,我覺得有些蹊蹺。”
兒子拿起油燈盞看了又看,說:“不會是古董吧,電視上不是經常說,什麽腌菜的壇子其實是寶貝,買了回去賺了大錢。”
兒子的話壹下提醒了老鄉。他說:“說不準,我小時候就有這東西了,若是古董,賣20塊錢那就太虧了。”
兒子說:“那就再試試,看那家夥是什麽反應。”
老鄉回去跟毛頭說:“這東西在我家多年了,兒子戀舊,妳給100元咋樣?”
毛頭苦笑著表示同意。有了這個試探,老鄉覺得就東西肯定是古董,於是,接下來,老鄉的兒子出馬,跟毛頭說,這是他家祖傳的物件,最少要三千。
毛頭聽了直接表示拒絕:“我家閨女沒見過這種油燈盞,我想帶回去讓她長點見識,既然是妳的傳家之寶,那就算了。”
說完,直接就告辭了,留下了面面相覷的父子。
老牛喝了口茶,繼續說道:“今天上午,那對父子來咱們市場碰碰運氣,看到毛頭,就問他要不要,今天只要兩千就行了,毛頭當然不會同意。結果,正好梅老從旁邊經過,看到那油燈盞要過去看了看,最後買了下來。拒說,那是宋代建窯的油燈盞,至少能值三萬,現在毛頭悔的腸子都青了。”
孟子濤也覺得這件事情挺好玩的,笑道:“這也正常,咱們這行有時候,想要得到壹件物件,靠的是緣分,如果沒緣分,就算東西放在自己面前,還是會錯過的。”
李善東說:“孟掌櫃這話說的對,想當初,我也有機會得到壹件宋代哥窯真品,因為老板開價貴了壹些,我又有些遲疑,沒有當場就買下來,結果第二天再去,就已經被別人買去了,而且隔年就出現在大拍上拍出了高價,如果壹開始我就買下來,我至少能賺三百多萬,現在想想都還後悔。”
“別說了,我當初……”
接下來,大家輪流說了幾個自己走眼的故事,當然,大家說的時候,語氣都比較輕松,算是活躍了壹下氣氛。
孟子濤喝了口剛倒的茶,說起了正事:“李掌櫃,我聽老牛說,您有壹件白玉硯滴?”
“對,我去拿壹下。”
李善東去拿了壹只錦盒回來,打開之後,放到了孟子濤面前:“孟掌櫃,您先看看,如果覺得合眼,價錢上好商量。”
“那我先看看。”孟子濤點了點頭,拿起盒子裏的白玉硯滴。
這件白玉硯滴,玉質溫潤。硯滴呈鴛鴦形,身體滿飾羽毛,腹中空可盛水,上部飾壹小鴛鴦形活蓋。
鴛鴦,古人稱之為匹鳥,其形影不相離,飛則共振翅,遊則如同嬉水,棲則連翼交頸而眠,被賦予美滿婚姻與愛情的象征。這件硯滴雕有兩只壹大壹小鴛鴦,似在嬉戲,融融和睦之情躍然而生。
另外,硯滴表面留有連成片狀的沁色,並且表面的包漿看起來比較溫潤,符合出土傳世器的特點。
孟子濤仔細打量了壹番,心裏多少有些奇怪,因為,憑他的眼力,可以看出,沁色和包漿應該是做出來的,但玉質卻是十分的出色,而且雕工十分精湛,整件玉器看起來非常精致,造型活潑有趣,神態安靜之中透著靈動,壹看就是高手所作。
既然如此,對方又何必畫蛇添足,故意搞些沁色和包漿,這樣反而還會影響玉器的價值,根本就是得不償失啊!想來只要是腦子正常的人,都不可能會這麽做的,但對方就這麽做了。
既然想不明白,孟子濤就先把這件事情放到壹邊,想著,自己要不要把這件白玉硯滴買下來。
原本,孟子濤根本就沒有買下這件白玉硯滴的打算,不過,這件東西的雕工太出色了,而且又是他喜歡的文玩,因此很想買下來。
但因為硯滴做過偽,可以說是破壞了整件玉器,雖然他有辦法,能夠令硯滴恢復壹些,但肯定是不可能恢復原貌的。
孟子濤想了想,準備以價格來決定,如果價格合適,他就買下來。
孟子濤直接問起了價:“李掌櫃,不知道,這件硯滴多少錢?”
李善東說:“八萬。”
孟子濤思考了壹下:“李掌櫃,您要是覺得合適的話,我給您八千,如何?”
李善東並有沒有因為孟子濤的話,有什麽出格的反應,笑著點頭道:“行,就您說的這價吧。”
老牛在壹旁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原本還以為兩人會壹番唇槍舌劍,沒想到,這麽就完事了,讓他不知說什麽是好。
李善東看出了老牛的驚訝,笑道:“前些天,我家那口子時不時的提起這硯滴,我心裏多少就有些奇怪,不過,壹開始我沒有答應,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就答應了。然後,老牛妳就來了,我又不傻,當然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早知道妳是門兒清,我還費那個勁幹嘛。”
老牛搖頭壹笑,接著有些奇怪地問孟子濤道:“既然東西有問題,妳怎麽還買呢?”
“妳先看看再說。”孟子濤笑道。
老牛拿過硯滴,越看越有些驚訝:“也,我怎麽覺得這東西就是真品啊?”
孟子濤笑道:“妳覺得沁色和包漿是對的?”
得了孟子濤的提醒,老牛恍然道:“包漿好像確實有些問題,不過沁色我覺得好像有那麽壹眼。”
“我來給妳上壹課吧。”
孟子濤笑著解釋道:“玉器的沁色都是呈片狀出現的,不管片的面積大小,都不能呈絲狀。在成片的沁色中,顏色壹定是不規則的,因為玉質的表面密度不壹樣,土壤中的有機物單位含量也不壹樣,所以沁色的深淺、顏色都會有或明顯或細微的差別,尤其是片狀玉器,在強光的照射下顏色的變化更為明顯。”
“即使是連成片狀的沁色,顏色的深淺分布也都是由外向內發散的,表現為最外沿的顏色要深壹些,越向裏面顏色也就越淺,無壹例外。妳再看這件硯滴,成片的沁色,顏色壹點都沒有發生變化,像是壹塊黑布壹樣均勻,屬於典型的仿古沁。”
古玩上的壹些學問就是這樣,如果沒有人指點,就算花很長時間,都可能摸索不出來,但有人指點,往往是壹點即透,此時的老牛也正是如此。
正因為這樣,所以古玩藏友之間才會經常雅集切磋、聚會研討、幫助掌眼。這個時候,就特別需要收藏者有虛懷若谷的氣度,以及實話實說的爽氣。悟性有快慢、知識有長短、經驗有多少,意見自然也常會有分歧。不能礙於情面,不敢真話實陳,也不要固執己見,聽不得不同意見。這樣才會使鑒賞水平提高。
“說的好。”李善東率先鼓了掌,感嘆道:“說起來,當時我也是壹根筋,光註意雕工等方面了,後來老宋指出了不對的地方,我礙於情面,只能強詞奪理,結果還惹得老宋生我氣,現在想想多少有些後悔。”
孟子濤笑道:“誤會嘛,只要說開了就行。回頭我跟馬老師說了壹聲……”
李善東擺擺手:“不用了,這點臉我還能拉得下來。”
孟子濤笑了笑,接著問道:“李掌櫃,不知道方不方便告訴我,這件硯滴的來歷?沒別的意思,我只是覺得好奇,為什麽這件硯滴會被畫蛇添足的做舊。”
老牛也點頭道:“對啊,好好的玉器做了舊,這不是故意糟蹋東西嗎?”
李善東說道:“東西是在施偉那買的,我也問過了,他說是在西京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