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寶生涯

吃仙丹

都市生活

  壹塊家傳古玉,讓孟子濤開啟了別樣人生。   寶玉、古瓷、名畫、文玩珍寶接踵而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89章 鑒寶活動(八)

撿寶生涯 by 吃仙丹

2018-7-23 20:33

  正當孟子濤在那觀察的時候,旁邊壹位也是研究瓷器的專家開口道:“我說老高,妳這件甜白釉便宜是便宜,但我不是打擊妳,這玩意乍看吧確實有壹眼,但細看我怎麽總覺顏色有些怪,包漿看起來也不太自然。”
  高老橫了他壹眼:“什麽不自然,我看老張妳是紅眼病犯了吧。”
  張老嘻嘻壹笑:“我看妳心裏也沒底吧,不然就以妳的性格,怎麽還會把東西拿出來?”
  高老這人有個習慣,有了好東西喜歡秘而不宣,很少會拿出來跟其他人分享,如果不是他心裏琢磨不定,張老才不會相信他會讓孟子濤鑒賞。
  高老語速壹緩道:“難道今天我心情好,想要和孟小友探討壹下都不行?”
  張老笑而不語,到底有沒有問題,看孟子濤怎麽說就行了,如果孟子濤也認為也沒問題,那估計就沒什麽問題了,要說他為什麽這麽相信孟子濤,是因為他和王之軒是朋友,因此對孟子濤的水平也有所耳聞。
  原本,他心裏其實是有些半信半疑的,但剛才在飯桌上,聽了孟子濤壹些見解後,他相信王之軒沒有說謊,孟子濤的水平確實很厲害。
  片刻後,孟子濤把玉壺春瓶放回桌上,高老連忙問東西怎麽樣?
  這時,壹些專家都圍了上來,有人還出言問孟子濤能夠說的詳細壹點。
  於是,孟子濤侃侃而談道:“首先咱們說胎釉,永樂甜白釉的胎色為米黃色,積釉處有湖水綠現象,而清代仿品胎釉雖潔白細密,亦人工拉坯,但胎體偏厚,且上下相對比較均勻,釉面平整,做工規整,釉色細白,時見寶光,但積釉處無湖水綠現象。”
  “至於現代仿品,機械陶胎,灌漿成型,修胎和釉面缺乏精美,釉色多用化學料調配,發色極不自然,看不見寶光,且‘賊光’顯然易見。”
  “如果用燈光甄別,永樂甜白器物透光度由上至下,逐步減弱,這是因為永樂瓷,從底部、腰部到口部,坯胎由厚逐漸變薄的緣故。”
  “而清代仿器,全身胎體薄厚均勻,所以燈光之下透亮度基本壹致。現代仿器由於淘煉粗糙,雜質顆粒較多,燈光之下,胎體不勻現象較為普遍。”
  “再用20倍顯微鏡下看氣泡,永樂甜白器氣泡大、中、小共存密布。清仿器物,氣泡大小疏朗分布,現代仿品氣泡大小均等密布……綜上所述,從這幾個方面來看,這只玉壺春瓶應該沒什麽問題,但是吧……”
  高老原本長舒了壹口氣,“但是吧”三個字,又讓他的心提了起來:“但是什麽?”
  孟子濤可惜地說道:“覺得有些遺憾,這件玉壺春瓶是修補過的。”
  “什麽?修補過的?!”周圍所有人都嘩然起來,妳要單純的說真假完全沒有問題,但大家都是經驗豐富的專家,怎麽可能連修補過的瓷器都看不出來?這著實不太可能啊!
  看到大家都壹幅不可置信的模樣,孟子濤覺得這也正常,實在是修補之人水平太高了,就算他親自動手,也有可能達不到這種水平。
  高老忍不住問了起來:“到底是哪裏修補過的?”
  孟子濤指著瓶底部分的壹處位置說:“地方不大,差不多底部的四分之壹的部分,有壹條比較長的沖線,咱們使用強光手電,也能隱約看出修補的位置。”
  說話間,孟子濤拿起強光手電,對著他說的位置照了壹下,經過他的指點,大家確實也都看到壹條隱約的線條,只是真得不太明顯,壹般情況下根本註意不到。
  等大家都看不清楚了,孟子濤接著說道:“使用壹個比較簡單的方法,也能夠發現這個問題。”
  孟子濤拿出壹把鑰匙,在補修的部位輕輕敲打,又在旁邊完好的部位敲打,兩邊的聲音很明顯並不相同。
  高老表情苦澀:“這個辦法到是很簡單,但壹般情況下,也沒誰會把整個瓷器都敲壹遍吧?”
  大家也都紛紛表示確實如此,除非是妳有本事找到修補過的地方,不然的話那就只能靠運氣了。
  張老對著孟子濤說道:“我以前都沒有看過這麽高超的修補技巧,不知小友能否解惑?”
  孟子濤沒什麽隱瞞的想法,介紹道:“這是壹種比較新的技術,說起來也簡單,先用棉線附在裂紋上,再將配置的溶液點滴在棉線上,幾小時後,沖線內的汙漬大部分被‘拔’出來,然後用高速電動細砂輪將沖線磨出壹道細槽,兩面都磨。再後將調試好的‘磁漿粉’填充到細槽中,瓷槳粉固化後,進行精細的刮研與打磨,最後用噴燈加熱,燒制出釉光。”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說起來是很簡單,但能夠修補到這種地步,已經算得上是巧奪天工了。而且,這樣的修補,對整器的價值影響其實並不大,高老買的便宜的話,也是撿漏了。”
  本來高老心裏還在別扭,聽孟子濤這麽壹說,臉上又泛起了笑容。
  “這下開心了吧?”張老笑道。
  “沒讓妳幸災樂禍,我當然開心啦。”
  “妳這人真沒意思,好像說的我喜歡看妳倒黴壹樣。”
  “什麽好像,根本就是……”
  二老鬥起了嘴,馬上房間裏歡聲笑話不斷。
  由於任務重,大家沒有休息多久,就準備去體育場館接著鑒定。
  蔡老是專家組裏面最為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主要研究書畫鑒定,眼力在國內也是頂尖水平,不過他這人話不多,閑聊中他主要扮演傾聽者的角色,但壹旦開口,必然說到點子上。
  對於孟子濤,蔡老是非常欣賞的,年輕輕輕就能夠有這樣的成就,關鍵態度謙虛,沒有壹點驕傲自滿,這壹點他認為尤為難得,對孟子濤將來的成就更是高看了幾分。
  臨走之前,蔡老笑道:“小孟,要不下午也和我們壹起吧?”
  旁邊的張老連聲說好:“對呀,有妳在的話,就相當於給了我們壹顆定心丸啊。”
  負責人對這個決定也大為贊同,不提孟子濤作為鄭安誌關門弟子的身份,孟子濤在書法界的地位,就可以給節目帶來不少噱頭。
  不過,孟子濤對此還是婉拒了,光是壹檔書法節目,就讓他多了壹些困擾,要是再上壹次鑒定節目的話,今後去古玩街那就真得要易容才行了,不然哪有多少漏可撿。
  蔡老呵呵壹笑道:“小孟,妳先別忙著拒絕,跟著我們可是有好處的,至少有持寶人想要出手的消息,我們比妳在外面碰運氣可要強多了。”
  蔡老說的這壹點,到確實是個優勢,有些人可能壹開始沒有出手的打算,但當他們得知估價符合心理價位後,有了出手的想法也是正常的。
  當然,這種情況下,肯定沒有撿漏的可能,但壹直想著撿漏肯定是不正常的思想。
  壹時間,孟子濤有些猶豫起來,蔡老又說道:“小孟,妳是不是不想出名啊?”
  孟子濤點頭稱是。
  蔡老笑著搖了搖頭:“妳無非是覺得,出了名之後,看中壹件東西,很可能別人會開出高價,這是正常現象,也確實是壹種不便,但話又說回來了,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國家那麽大,妳也不可能每天逛遍全國的市場吧?而如果妳出了名,別人有了好東西,就會找到妳。相比之下,妳覺得哪種情況獲利更多?”
  如果對普通人來說,當然出名之後的獲利肯定要更多,但孟子濤有異能幫他撿漏,所以才不想出名。
  但現在,孟子濤也轉過了彎,確實就像蔡老說的那樣,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都不可能天天去陵市的古玩市場,更別說其它地方了。
  所以他為了撿漏,而不想出名,也算是丟了西瓜撿芝麻,畢竟他也不可能天天都撿上大漏,算起來有些得不償失。
  有了蔡老的開導,孟子濤對參與鑒寶大會表示了同意,讓負責人頓時喜出戶外,連忙跟孟子濤談及了酬勞的問題,以孟子濤的身份,再加上馮正生的關系,酬勞當然不少。
  對於專家組突然出現了壹位年輕的實在不像話的專家,所有不知情的持寶人都非常好奇與不解,但當主辦方介紹了孟子濤的身份後,大家雖然驚訝,但也都接受了下來。
  海選現場的鑒定與平日裏的鑒定實無不同,只不過因為鑒定的物品太多,所以在鑒定上需要更加迅速的判斷力。
  孟子濤負責鑒定的是書畫作品,符合他書法家的身份,壹開始他還稍有些不適應,不過他的適應力比較快,隨著幾件古玩過手,他鑒定就越發順手起來。本來旁邊的蔡老還幫他看壹看,後來見他手法熟練,又沒有出現差錯,也就放下了心,光顧著自己面前的書畫作品了。
  當然,也不是壹帆風順,因為孟子濤雖然書法高超,但誰又知道他是不是鑒定水平也高超?再加上他的年紀實在太輕了,所以也會出現持寶人不願給孟子濤鑒定的情況。
  這個時候,蔡老就站了出來,給持寶人進行解釋,並表示孟子濤的眼力高超,不比他差雲雲,這才讓持寶人勉強同意。
  但鑒定的結果如果是真跡那還好說,贗品的話就有些麻煩了,有幾位持寶人就不相信孟子濤的判斷,又讓蔡老鑒定,直到蔡老也給出贗品的結果才甘心。
  這樣壹來,大大影響了鑒定的速度,負責人壹看這樣可不行,於是出了壹個主意,讓孟子濤和蔡老面前的各五位持寶人的藏品,分別給孟子濤和蔡老進行鑒定,每個鑒定結果,倆人都寫在了紙上,看結果如何。如果結果全對,那就算孟子濤過關了。
  持寶人紛紛表示同意,孟子濤和蔡老也都欣然答應。
  民間的古畫,特別是那些名家的字畫,真跡的機率很低,十個人之中,孟子濤和蔡老連看八幅,都有這樣的那樣的問題,無壹不是贗品。
  孟子濤和蔡老給出的結果壹對,兩人也均是在紙上寫了壹個“假”字。
  到了這個時候,孟子濤的眼力已經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不再以他年輕說事了。
  這時,正在鑒定中的蔡老突然輕咦了壹聲:“咦,小孟,妳來看看這幅畫作呢?”
  孟子濤看了過去,發現這是壹幅落款為陳洪綬的仕女圖。
  陳洪綬字章侯,號老蓮,為明末畫家,能詩,工書法,尤擅繪畫。其畫早年師法藍瑛,並取法李公麟等,後自成壹家。繪畫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竹石草蟲等造詣均深,尤以人物畫著稱於世。
  明朝滅亡之後於入雲門寺為僧,自號悔遲,亦稱老遲。所畫花鳥、草蟲、竹石勾勒精細,色彩清麗,頗富裝飾趣味。亦用水墨寫意法畫花卉,筆墨酣暢淋漓。並以簡潔、洗練的線條和色彩,沈著、含蓄的表現手法,創造了壹種與眾不同的高古奇特的藝術風格,體現了畫家孤傲倔強的個性。
  所作人物軀幹偉岸,衣紋細勁清圓。晚年作品人物畫造型誇張,有些形象抽象怪異,以突出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他的人物畫享譽頗高,與明末畫壇上另壹位人物畫家崔子忠有“南陳北崔”之稱。
  說起來,陳洪綬的個性仿佛畢加索,醇酒婦人是他的靈感來源。毛奇齡《陳老蓮別傳》中寫道:“顧生平好婦人,非婦人在坐不飲;夕寢非婦人不得寐。有攜夫人乞畫,輒應去。”
  陳洪綬把對婦人的喜愛也帶入了畫中,與以往傳統仕女畫相比,他壹改傳統閨怨女性形象,讓畫中女性從被人看的角色轉化為具有自主性的角色,賦予她們自身的情思,平等地、充滿同情和贊美地表現她們的內心世界。
  這幅畫也是這樣,女子長衣及地,寬袍大袖,頭簪釵飾,臉以“三白法”表現;呈肥美狀,秾麗豐滿,左手執折扇,右手插腰,身佩香囊,壹幅淩然不可冒犯之狀。線條細勁較均勻,多重轉折與輕重變化,有唐人之遺風,恰如其分的表現出了人物的神采。她似乎就是陳老蓮本人的化身,睥昵世間壹切不平,顯得高貴而典雅。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