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系醫生

真熊初墨

都市生活

“傷疤是男子漢的勛章。”
“妳們知道最閃亮的壹枚勛章是什麽麽。”
站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565章 越‘作’就越容易出事

治愈系醫生 by 真熊初墨

2023-8-18 22:21

  手術很順利。
  壹是鄒主任的水平高,二是吉翔配臺的水平也極高。
  但問題並沒有出在白處長想象中的大息肉的位置,而是壹枚不到0.5cm的小息肉鈦夾下方的小動脈壹直在出血。
  其實也正常,雖然越大的息肉切除就越容易出血,但總歸是個概率問題。
  手術的難點在於找到出血點,止血就很簡單。
  鈦夾夾閉,把腸道內的殘留血和食物殘渣吸幹凈,差無活動性出血,手術宣布結束。
  動畫只是簡單的展示了手術過程,但卻也讓屏幕前無數觀看綜藝節目的人手心冒汗。
  每個人把自己代入進去,那種滿滿的緊張感已經溢出屏幕。
  只是壹個“小小”的息肉切除,門診手術,竟然能鬧出這麽大的事兒,屏幕前的人們沒想到。
  難怪這期節目會安排的很倉促,不只是廣告的原因,還有滿滿的幹貨。
  到現在為止光是制作精美的動畫就有兩段,看的觀眾直呼過癮。
  可是白處長與劉主任沒說話,他們倆都滿心懷疑,卻又找不到答案。
  動畫播放結束,接下來回到綜藝節目的畫面裏。
  這裏的剪輯再壹次出乎意料,並沒有來到點評間,讓嘉賓和專業人士閑聊幾分鐘解釋壹下為什麽內鏡下切息肉會有出血的風險。
  鏡頭下,鄒主任和吉翔走出更衣室。
  “吉翔醫生,妳沒回去休息?”鄒主任很隨意的問道。
  “沒有,我感覺患者會有問題,當是我把電話留給患者家屬,誰知道他們根本沒記。”吉翔道。
  “妳感覺會有問題?”鄒主任疑惑的側過頭,微微昂頭看著吉翔。
  “只是壹種感覺,算是直覺?第六感?”
  吉翔含含糊糊的敷衍著。
  “要是沒事呢?”
  “那我就回去休息啊。”吉翔用理所應當的口氣說了壹句廢話。
  “妳這……是有強迫癥麽?如果做完壹臺手術就會有被迫害妄想,幻想著手術中的細節要出問題,妳以後怎麽辦。”鄒主任嚴肅的問道。
  他雖然留著口水,外科口罩的邊角被打濕,但此時卻滿滿的威嚴。
  每做完壹臺手術都要想小概率的並發癥,這樣的話根本沒辦法當醫生。
  “也不是。”吉翔展顏壹笑,“當時您切大息肉的時候我瞄了壹眼其他位置,說不上來的壹種感覺,看著鈦夾應該沒問題,但總覺得哪裏不舒服。再加上患者、患者家屬拒絕留觀,我就和他們多說了幾句。”
  “妳這,完全沒必要。”鄒主任揮了揮手,“醫生要是按照妳這麽當的話,早晚得累死。”
  “我也是偶爾會有那種感覺。”吉翔道,“不經常,平時我的作息都很規律。”
  “從小就這樣?”
  “不是的。”吉翔笑了笑,“我在附二院有時候會去急診科,和孟老師學習。有壹次壹名患者等待就診的時候睡著了,我沒看出來有問題,但孟老師卻馬上意識到情況不對。”
  說著,吉翔給鄒主任講了壹遍孟慶非當時的所作所為。
  只是略有嗜睡,而且還是老人家,鄒主任把自己帶入進去發現如果是自己的話肯定不會意識到患者有問題。
  很有可能把患者放走,直到患者出事,患者家屬和自己都不認為這是壹次誤診。
  鄒主任認真而嚴肅的上下打量吉翔。
  不過嚴肅的氣場隨著壹聲“呲溜”蕩然無存。
  ……
  ……
  點評間裏。
  光頭主持人看到這裏側頭問道,“沈老師,我身邊也有同事、朋友做過息肉切除手術,都沒事兒。您覺得類似的問題是不是很少出現?如果有可能避免的話,我們要怎麽做?”
  沈教授微微頷首,回答道,“絕大多數息肉切除都不會出問題,其實壹附院內鏡手術做的相當不錯,而且分級手術,超過1.5cm的息肉找胃腸外科會診、處置。這種協作的方式很棒!”
  “至於預防麽,我不認為能做到。咱這麽想,如果可以做到的話,不管是鄒主任還是消化內科的老總,都不想患者半夜出血,趕過來急診急救,您說是吧。”
  主持人嘴壹歪,笑容有些賊。
  他只是引出壹個話題,真正想問的事兒在後面。
  “沈老師,我大約明白您的意思。”光頭主持人的嘴越來越歪,幾乎歪到了耳根。
  “可是有壹件事我沒想懂,吉翔醫生為什麽會展現出壹種未蔔先知的能力呢?”
  沈教授沈吟了幾秒鐘,表情凝重。
  “我舉個例子,可能不太恰當,但壹時之間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您請講。”
  “不是唯心主義。”沈教授道,“古希臘幾何學家阿波洛尼烏斯總結了圓錐曲線理論,壹千八百年後由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將其應用於行星軌道理論。
  數學家伽羅華公元1831年創立群論,壹百余年後獲得物理應用。
  公元1860年創立的矩陣理論在六十年後應用量子力學。”
  “高斯壹生都在探索非歐幾何的實際應用,但他抱憾而終。非歐幾何誕生壹百七十年後,這種在當時毫無用處的理論以及由之發展而來的張量分析理論成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核心基礎。”
  “我們臨床也是這樣,很多事兒並不是唯心主義的迷信說法,只是有些內在聯系暫時還沒有明確的理論支持。”
  “工作時間長了,醫生多多少少都會信命。”沈教授道,“越是‘作’的患者,就越是可能出事。”
  “呃……”光頭主持人滿臉黑線的看著沈教授,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就這個患者舉例,壹般患者哪怕因為在醫院留觀的條件不好而回家休息,都會遵醫囑最多喝點粥。動畫內容,我覺得是如實反應了手術的場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壹切都很好解釋。”
  其實臨床上的描述很直接——這人的命到了,根本不是醫生護士能救回來的。
  要不然為什麽使勁作?
  這是這種濃郁唯心主義的話沒法說出,節目也過不了審。就這,沈教授還要說壹大堆的科學“廢話”當成鋪墊。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