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九十章 敲之有聲斷之無孔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38

  “看到了沒有?這邊的多余的邊角,是可以敲下來的!”
  “啊,我說怎麽壹個個,多出了壹塊塊邊角,還以為燒殘了呢?”
  “妳才殘了,知道為什麽這麽做嗎?”
  “哈哈,我不知道,但是我直播間了網友神通廣大,是為了看看裏面是什麽情況吧?”
  “總算是有聰明人,史料記載,金磚出窯後,還要經過嚴格檢查,如果壹批金磚中,有6塊達不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這壹批金磚都算廢品,要重新燒制,就這樣,從泥土到金磚,要長達壹年甚至是兩年的時間。”
  “這句話裏面,有什麽問題沒有?要仔細想想!”
  “我也記得有史料記載:每造金磚正磚壹塊,又必備副磚壹至五六塊不等,以備挑選,即使這樣,若在某環節上稍有不慎,則會導致整個窯的報廢,往往十不得二。”
  “對,妳說的很對,壹窯磚,必須要敲碎六塊,看看內部是不是斷之無孔,才算合格,是不是這樣?”
  “歷史記載的嘛,肯定是這樣!”
  “呵呵,看仔細,如果壹批金磚中,有6塊達不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這壹批金磚都算廢品,要重新燒制,這說明什麽,說明每壹塊都要敲,都要斷,要是壹窯之中,挑出來了六塊有孔的,說明工藝不合格,這壹窯就廢了。”
  “啊?每壹塊磚都要敲碎?”
  “妳是不是傻?還用敲碎?就像我這樣,多燒出壹部分,敲掉,看看內部情況不就行了?妳真以為古代的錢不是錢?”
  陳文哲壹塊壹塊的,把留出來的多余邊角,全部敲掉。
  接著敲碎,壹塊壹塊的仔細查看,看看內部是不是有氣孔。
  不過,他的大師級練泥技術,還是值得信任的。
  看了五六塊,壹塊有氣孔的也沒有發現。
  當然,主要是他看的都是邊角,至於整塊的敲碎查看,他還沒有這麽奢侈。
  陳文哲相信,就算是在古代,那些匠人,包括官員和皇帝,也不會這麽奢侈,會把整塊的金磚,敲碎了看看內部情況。
  同壹塊磚胚,多余出壹些邊角,敲碎了看看就得了。
  這樣全部搞壹遍,有氣孔的不超過六塊,就湊合著用吧!
  這就是古代的真實情況,是陳文哲在夢中的真實經歷。
  李晴天感覺智商受到了侮辱,立即要找回面子。
  “妳這聲如磬,勉強達到了,斷之無孔也算合格,但是明如鏡呢?”
  “這就需要打磨了!”
  陳文哲嘆了口氣,把早就準備好的打磨機、拋光機,全都拿了出來。
  當然,粗細砂紙,各種規格的,他都準備好了。
  這是倒數第二步的工序,這壹步是打磨。
  剛從窯裏搬出來的“金磚”,還只能算是璞玉壹樣的半成品,要讓它成為光彩照人的美玉,還得花壹番心血,進行細致地打磨。
  剛開始,自然不用什麽高超的技術。
  所以現代工具就排上了用場,用磨光機打磨,速度很快。
  本來陳文哲燒制的這批金磚,就是精工細作,並沒有多少凹凸之處,加上他的無敵手感,只是幾分鐘,陳文哲就感覺差不多了。
  接著換上細砂紙,再仔細打磨。
  等實在找不出不平之處,陳文哲才停下動作。
  這個時候,才是真正表演技術的時刻。
  古代“金磚”的打磨,運用的工具,極其簡單。
  就是在壹個圓形的水槽裏進行,壹邊磨,壹邊沖水。
  這樣做,不僅要讓金磚表面變得平滑,還要讓它使用時間愈長,反而愈加光亮,甚至可以當鏡子用。
  不過,清代之後,讓“金磚”變得像鏡面壹樣的打磨技術,已經失傳。
  當然,要不是已經失傳了,系統也不會讓他傳承這門手藝。
  抱著金磚,來到早就準備好的水槽跟前,他小心點把金磚放了進去。
  這個時候,他還是用細砂紙,慢慢的打磨。
  “青虎哥,把我準備好的泥巴拿過來,就是那些放在盆子裏的細泥!”
  “打磨還需要泥巴?”
  “不需要,泥巴要是控制的不好,反而會壞事!”
  壹邊磨鏡,壹邊小心的感知磚面的情況。
  剛剛燒制出來的金磚,正在喝水。
  而這些水,則是他特殊處理過的,主要是為了上水銹。
  這是壹步做舊工藝,在這裏就沒必要跟李晴天細說了。
  至於弄進水裏壹些泥巴,自然是為了上土銹。
  磚頭的做舊最簡單,就弄上壹些水銹和土銹就可以了,不用其他技術。
  至於內部情況,誰還能砸開壹塊看看?
  所以,陳文哲完全可以把它做到明代。
  這壹點,在瓷器上卻不行,因為老化的時間不同,瓷器內部會出現壹種糠狀玻化的現象,也就是結晶。
  這壹點,陳文哲專精級的做舊技術,做不出來,所以他也就沒法做舊明代以前的瓷器。
  隨著消化的傳承越多,各種技能互相融合,讓陳文哲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不管是對做舊,還是對制造,都讓他有了長足的進步。
  有了現代工具,打磨起壹塊磚頭,速度肯定會很快。
  當然,這必須要有高超的技術,還要有足夠的手感,要不然,肯定磨不出鏡面。
  接下來就是拋光,原來的古金磚,是肯定沒有這道程序的。
  在金磚喝飽了水,沾染上了泥巴,特別是那種土腥味,會順著水分子,沁潤入磚頭內部。
  到了此時,陳文哲才會進行下壹步。
  當然,不管哪壹步,都需要時間,比如打磨好了的金磚,必須要晾曬壹下。
  曬的半幹,才能進行下壹步,而這壹步最簡單,就是泡油。
  打磨之後的“金磚”,要壹塊塊地浸泡在桐油裏。
  桐油不僅能使“金磚”光澤鮮亮,還能夠延長它的使用壽命。
  至此,從泥土到金磚的全部工序,才算大功告成。
  當然,磨鏡做完了,泡油沒技術含量,主要是做舊需要時間。
  陳文哲需要把水銹、土銹滲透進金磚內部,這樣,壹些他沒有敲掉的邊角,在被人敲掉之後,內部呈現出來的,才是古代金磚的樣子。
  這壹切,陳文哲早就計劃好了,只要他按部就班的實行就可以。
  他相信,到時候肯定能讓神都的那些專家們,大吃壹驚。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