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二十五章 砸了65萬件文物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0

  宋代之時,胡建的德化窯、南安窯、磁竈窯這些窯口,都屬於胡建泉市地區,所以這艘船當年很可能就是從泉市港口出海的。
  我國唐宋元時期,胡建泉港是享譽世界的東方第壹貿易大港。
  這裏有許多來自南亞、西亞、歐洲的商人。
  我國各地的瓷器、絲綢、茶葉、漆器等商品,源源不斷的運到泉港,然後裝船出海,銷往海外。
  瓷器是我國宋代最大的外貿商品,為了節省成本,大宗瓷器都采用就近生產,就近裝船外運的方法。
  這就大大刺激了胡建地方瓷窯的生產,形成了以泉港為中心的外銷瓷生產基地。
  就像這艘船上的瓷器,80%以上都來自泉港地區的德化窯、磁竈窯、南安窯等民窯。
  由此推斷,這艘船的始發地就是泉港。
  它從福建泉港出發,沈沒在西沙群島南部海域,表明它行駛在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
  據文獻記載,我國宋代以前,在東南亞壹帶的人們,他們吃飯有的用蕉葉為盤,有的用葵葉為碗,有的用竹編、椰殼為器。
  我國外銷瓷的大量輸出,卻改變了他們的餐飲方式,影響了他們的飲食文化,也可以說是對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而陳文哲發掘的這艘船,裝載的瓷器,就見證了這段歷史。
  比如其中的壹件花口瓶,它花口平,釉色純正,腹部刻劃荷花紋,口沿外翻,像盛開的花朵。
  有趣的是菲律賓也挖掘出相似的花口瓶,把它們進行比較。
  無論造型、釉色還是紋飾都十分相似,說明這類花口瓶曾經出口到東南亞地區。
  這艘船是在東南亞地區,整體打撈出來的第壹艘我國宋代沈船。
  它無疑是壹件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為研究我國古代開發南海以及造船史、航海史、貿易史、文化交流史,提供了極其珍貴的資料。
  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水下考古隊在南海進行了大規模水下文物普查,在南海發現了多處水下文物遺存。
  南海壹號、華光礁壹號、碗礁壹號、北礁壹號等等,把壹艘艘古老的沈船連綴在壹起。
  讓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在沈寂了多少年之後,又清晰的展現在世人面前。
  南海水下文物的發現,使我們再壹次證明了,南海自古以來就有我們很多先民在這兒進行勞動,進行貿易,世世代代在這兒生活,也充分證明了南海自古以來就是我們的。
  “老板,要不然我們先離開壹段時間?”
  就在陳文哲美滋滋的研究著各種收獲的時候,高啟靜有點敗情緒的道。
  “為什麽?臺風都過去了,年也過完了,我們自然是要壹鼓作氣,難道妳們想家了?想家了就換人。”陳文哲不以為意的道。
  現在他陳文哲是打撈沈船弄的上頭,就算是年都沒回家過,他此時自然不想走。
  高啟靜沒辦法的道:“老板,我們已經引起別人註意了,被人盯上了。”
  “我知道,但是,我們能退嗎?這壹次撤離這裏,下壹次過來,還能找到什麽?被人破壞的船板,還是被故意打碎的幾十萬只瓷器?”
  跟著高啟靜走上甲板,陳文哲看著周圍幾艘輪船。
  這些輪船,已經不再是周圍國家的那些小舢板,而變成了巨輪。
  其中有壹艘的體積極其龐大,看樣子怎麽也有七八千噸的排水位。
  但是,他會害怕?而他的底氣,就是高啟靜他們。
  “那艘船上的老外十分有名……”
  “妳怕他?”陳文哲看向高啟靜。
  “自然是不怕,但是我怕引起了沖突,傷到老板,所以老板妳還是撤回國內吧,這裏交給我們,我們絕對不會讓老板失望。”
  陳文哲笑了,這才是他認識到高啟靜。
  百折不撓,寧折不彎,這才是高啟靜。
  要不然,他也不會帶著壹群不願意回歸內陸的戰友,在這裏堅持了二十年。
  “不用管我,妳們該幹什麽就幹什麽!”陳文哲看向不遠處的那艘巨輪。
  他現在底氣十足,因為高啟靜他們的實力,真的很強。
  當然,這份強勢,絕對不止是來自高啟靜他們的武力,其實還是要看各人背後國家的實力。
  在這南海之上,我國的實力強大嗎?
  只要了解這裏的,都應該為之顫抖。
  不說其他,只是壹個醜國,為什麽不停在這裏挑事,而他們蹦跶了無數次,卻不能撼動我國,為什麽?
  因為我國在這裏,可以在壹天之內,就可以把壹座礁盤,吹成壹座小島。
  不是吹牛的吹,而是真的可以把海底的泥沙,吹上礁盤,形成壹座小島。
  這樣的黑科技,到現在國外那些跳梁小醜,還不能理解。
  所以,現在在南海,我國的無數島礁都變成小島,而且上面都駐守了最可愛的人。
  有著他們在後面支撐,陳文哲怕什麽?
  “可惡,那群老外又在破壞瓷器!”
  就在此時,高啟靜又惡狠狠的道。
  陳文哲拿過壹只望遠鏡,看了過去,果然,那邊的輪船之上,打撈出水了壹些瓷器。
  只不過,這些瓷器明顯被腐蝕的十分嚴重。
  這種瓷器,沒有本事修復、清理的外國佬,認為壹錢不值。
  所以他們撈到了這種瓷器,往往是破壞之後,重新扔進海洋之中。
  老外打撈呃國古沈船,破壞文物的情況經常發生,特別是在這海外。
  “那群混蛋,現在應該後悔砸壞了六十多萬件瓷器了吧?”
  “應該是後悔了,他們要是把那幾十萬件瓷器,放到現在,肯定不比當年他們賣出的那批精美瓷器要差!”
  陳文哲有點感慨,他要是能夠壹下找到幾十萬件瓷器多好?
  就算是數量再多,他也不嫌棄,絕對不會為了賣出高價,從而人為減少數量的愚蠢想法。
  要知道,那無知的老外,可是砸了65萬件文物。
  而他們獲利多少呢?只有數億元!
  這麽點錢,那六十五萬件瓷器,要是放到這時候,怎麽也能輕易賣出來了。
  可惜,二十多年前,我國在這裏的實力,還不行,所以只能是任由他們胡作非為。
  如果是現在,就算是他們發現了沈船,陳文哲也敢過去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國家大了,發展就有個側重點。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