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四百零五章 珍稀無比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0

  鬼谷子下山圖罐之所以出名,壹是品質好,再就是價格高。
  而在這之後,還因為它那神秘的身世之謎。
  這只元代青花大罐在拍賣前,曾到神都和大海展出,引起收藏界的高度關註。
  當時人們估計,其有可能創造我國瓷器拍賣世界紀錄。
  佳士得公司人士估計,其身價將達到1000萬美元,而事實大大超出人們預計。
  這只大罐上的“鬼谷下山”圖案,為傳世元青花瓷器中的絕品。
  如果沒有見過這件元青花,那麽就很難復制出其上的圖片。
  其上的圖案是鬼谷子,坐在壹虎壹豹所拉的車上下山。
  故事來自於元代版畫《樂毅圖齊七國春秋後集》,它表現了戰國時代齊、燕交戰中,孫臏被燕國囚禁,他的師傅鬼谷子下山營救徒弟的故事。
  罐上圖案栩栩如生,畫工細膩,出自畫家而非工匠之手,這使得瓷罐非普通的青花瓷可比。
  這壹點在其他圖罐上也有表現,比如同樣的壹件元青花“錦香亭圖”罐,表現就不盡如人意。
  這件圖罐在2005年的香江佳士得,也拍出了4900萬人民幣的高價。
  該罐上所繪場景,出自元代著名劇作家王仲文雜劇《孟月梅寫恨錦香亭》。
  圖畫表現了唐玄宗時期,才子佳人陳圭與孟月梅曲折的愛情故事。
  這兩罐肯定都是稀世珍品,也是元朝人物故事青花罐八件中的兩件。
  兩罐繪畫中的主題人物故事雖不壹樣,但器物的高度、直徑等卻大致相同。
  比如頸部、肩部,也都分別繪上了相似紋飾。
  只可惜“錦香亭圖”罐的罐口有了修補,其價值便大大低於“鬼谷子下山圖”。
  元青花瓷器的裝飾紋飾大多為牡丹、竹梅,龍紋、蓮紋、花鳥等。
  因此,青花瓷器上歷史人物故事的出現,就顯得更為珍貴。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的前收藏者,是壹位荷牛人,其曾祖父在神都任荷牛使節護衛軍司令時,購下此罐。
  這只青花罐,在這個家族中已經流傳了4代。
  近幾年來,那戶人家用這只大罐盛放DVD光盤。
  佳士得公司幾年前曾去他家中看到,當時僅認為價值2000美元左右。
  直到佳士得專家再次拜訪,才發現這件瓷器珍稀無比。
  現在能夠確定的,和此罐壹樣繪以人物故事的同類青花古董,傳世者僅有八件。
  罐頸上畫的波浪紋,可以在其他六件上看到,那六件都被大衛得基金會收藏。
  八件珍寶中有三件,肩上畫有纏枝蓮紋,包括此件。
  波士頓博物館所藏罐的肩上,及足部均未加紋帶。
  此罐是八件古董中,唯壹壹件足部蓮瓣內繪有吉祥紋的。
  這和大衛得基金會收藏的青花瓶很相似,其余六件蓮瓣內均含下垂如意紋。
  值得壹提的是,該罐上的牡丹紋,與大衛得所藏的瓶上畫的也非常相近。
  由波浪紋、牡丹紋與吉祥紋,這三道和大衛得基金會所藏瓷瓶十分相近的紋帶推測,罐的制作時期極可能在1351年左右。
  通常有人物故事的瓷罐,多為華夏本土定造、燒制,其他品種才外銷中東等地區。
  本土訂造的數量很少,且燒造的青花花色漂亮,畫工精湛,在世界上數壹數二,很多都在博物館收藏。
  值得壹提的是佳士得收到瓷罐兩、三個月後,其工作人員在圖書館研究調查時,非常湊巧地找到了1321-1323年間印制的版畫。
  而罐上的裝飾,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版畫影響。
  而且,還沒有任何其他瓷器上繪有同樣的場景。
  這樣,瓷罐具備了藏家看中的“所有品質”,也正因為此,倫敦的拍賣顯得尤其珍貴。
  稀有歸稀有,可此罐並沒有很多珍稀藝術品所有的那種曲折來歷。
  瓷罐是20世紀初,荷牛人範·赫默特男爵在華夏購得。
  當時正值第壹次世界大戰,他在1913-1923期間在荷牛海軍服役。
  之後被派駐神都擔任荷牛使節護衛軍司令,且負責德意誌及奧匈帝國等使節及領地的安全。
  赫默特愛好藝術,收藏廣泛,對華夏瓷器的喜愛,可從他當年神都舊宅的相片上窺見壹斑。
  有趣的是,他購買這個罐時,元代還未被認定能做出如此精品瓷器,因此他壹直以為此罐是明代作品。
  蒙元統治時期,青花瓷件數少,易被人遺忘。
  西方收藏家壹直到1968年,克裏夫蘭美術館舉辦蒙元統治下的華夏藝術展覽後,才開始青睞元代瓷器。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元代青花漸漸受到重視。
  但並沒有發現多少,堪稱傳世之作的元代青花。
  赫默特的後代和他壹樣,並不知道瓷罐如此之貴重。
  因而多年來,並沒有對它有什麽特別關照。
  60年代時,瓷罐曾被赫默特的第壹代後人拿去估價,但專家也誤以為是明代青花瓷。
  傳至第三代時,他的家族又讓佳士得拍賣行估價,瓷罐的珍貴價值才被發現。
  有趣的是,該罐在這位將軍家裏,壹直未受到重視,多年被放在墻角處當作容器,用來盛放雜物等。
  連佳士得的工作人員都十分驚訝,因為歷來古董商非常看中物品來源。
  此罐來源明確,自1913年至今壹直在壹個家族收藏。
  並且以前從未被世人所識,是行家眼中的“新鮮貨”。
  因此壹旦披露,市場興趣很高,深受藏家重視。
  加之瓷罐相繼在紐約、霓虹、香江、大海、神都、彎彎、荷牛、法蘭西等地巡回展覽。
  使得人們對藏品的感性認識不斷增加,估價自然也水漲船高。
  拍賣前,專家對瓷罐的估價為100萬英鎊,也有人說拍出500多萬英鎊沒有問題。
  連佳士得的鑒定高手,自己的估計也只有600萬-800萬英鎊之間。
  雖然瓷罐最終由倫敦古董商朱塞佩·埃斯凱納齊競得,但競拍過程並非壹帆風順。
  特別是華夏競拍者的加入,更令競拍險象環生,也使得價格壹升再升。
  拍賣當天,參與標罐的前後至少有7、8人。
  其中不乏來自國內的收藏家,包括來自彎彎的寒舍總經理王定乾、香江收藏界翹楚張宗憲和從事明清瓷器鑒定三十年的香江藝術品商會秘書長翟建民。
  有華夏血統的收藏家喬治·李也在現場,此外還有收藏家通過電話競拍。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