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九百二十六章 壹人運之,滿堂寒顫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陳文哲現在肯定不會為了碎銀幾兩而忙碌,所以他會有更多追求。
不管是雕刻、書法,現在他都有興趣涉略壹下。
原來他搞收藏,不稀罕書畫等紙質作品,不是因為他不喜歡,而是因為他沒有條件保存、保養,甚至是修復。
但是現在卻不同了,他已經有條件好好保護壹下書畫等容易被破壞的寶貝。
古代的名畫、孤本典級,他壹時之間找不到,但是壹些文房用品,卻是可以先準備壹下。
文房器物,種類可是太多了,之前陳文哲收集、制作的都是瓷器。
很顯然,木器才是文房用品的大宗。
我國古代的文房器物,在清代已經形成,並且達到了壹個鼎盛時期,是壹個登峰造極的時代。
這些文房器物具有使用價值,也有觀賞價值,很大程度上也具有把玩性,成為了文玩的壹種。
文房器物的體型壹般都不大,是壹些小玩意,但是都具有壹些豐富而且又獨特的功能與造型。
逐漸在歷史的發展中,這些文房器物就形成了壹種藝術,能夠將文人的那種雅致展現在世人面前。
文房用品之中,筆類用具是最多的。
比如筆架,筆架又稱為筆擱或者是筆格,用來架筆之用,是最常見的文房用品之壹。
主要是為了在書畫構思,或者是休息之時,避免毛筆沾染其它物品所用。
筆架是明清時期體現文人雅趣生活的壹種象征,直到現在也是很多人熱衷於收藏的精致物品。
再就是筆筒,筆筒也是文房清玩中非常具有特色的壹種器具,多是壹種筒狀的盛筆用的器皿,多是直口直壁狀。
壹般來說造型比較簡單,但是也有很多在筆筒外身有精致雕刻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關於筆類的文房用具,除去筆架、筆筒之外還有筆插、筆床、筆海、筆船等等,都是用來放筆之用。
還有像筆屏筆匣之類,也都是與筆相關的用具,具有壹定的欣賞價值與收藏價值,是不可多得的文房清玩。
除了筆類,在就是墨類用具。
像是墨床,墨床是專門用來承擱墨錠的小案架,因為墨錠在研磨之後會比較濕潤,亂放容易沾汙其它物品。
壹般墨床都不會很大,寬不過二指,長不過三寸,形態也都不壹,雖然很小,但是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
再就是墨盒,墨盒的主要功能就是儲藏墨錠壹類的物品,壹般都是比較簡單的器物,有些上面會有精美雕刻。
也有完全素面的墨盒,雖然體型不大,但是方寸之間盡顯精致,是非常具有文房風度的器物。
筆墨都有了,自然更是離不開紙,相關的最出名的就是鎮紙。
鎮紙是專門用來壓紙或者是壓書的壹類物品,最開始是壹些小型的青銅器或者是玉器,後來多見木雕鎮紙。
很多木質的鎮紙,會有精美的雕刻,除了有壹定分量能夠起到實用之外,還有把玩與欣賞價值。
再就是臂擱,臂擱是古代文人用來擱放手臂的用具,主要功能是為了防止墨跡沾染在衣袖上面。
用臂擱書寫的時候,會讓腕部感覺比較舒服,會讓腕部少用力,很多臂擱都有精美雕刻,非常精致美觀。
這些東西隨著年代的不同,到了現在已經重新換發出青春。
雖然毛筆現在已經不是主流,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聯系書法的反而更多。
甚至壹些小學生都在學習毛筆書法,這樣壹來,文房四寶就又有了用武之地。
有人用,就有市場,所以在陽洛這座達成,根本就不缺出手文房四寶的店鋪。
當然,陳文哲尋找的肯定不是普通店鋪,而是古董店。
這不,就在壹家叫筆趣齋的店鋪裏,陳文哲就發現了不少有意識的東西。
比如竹制品當中的毛筆、筆筒、筆架等等壹系列竹制文玩。
當然,如果只是這麽壹些東西,陳文哲自然是不會感到驚訝。
因為他在這裏首先看到的居然是壹件竹衣,這是壹件用竹子做的衣服?
竹制品在我國並不稀奇,從古到今人們的日常中就有各式各樣的竹籃、竹筷等。
但是夏日納涼用的竹衣,妳見過嗎?
早在唐朝,我國南方地區就出現了竹疏布,即用竹子作原料織就的布。
元代開始出現成品竹衣,到了清朝,竹衣在南方便已經十分流行,壹度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帝。
除了比較驚訝之外,其實陳文哲之前早就知道有這種東西,就是沒有見到過。
最重要的是他沒有想到,現在還有人做這種奢侈品。
真是奢侈品,壹件好的竹衣最少也需要幾百上千塊,這個可比很多人穿的整套衣服都要貴了。
當然,相比壹些所謂名牌,還是差了不少。
這家竹制品店,還真是很有特色。
除了竹衣,還有七輪扇。
我國古代的扇子種類多達幾十種,其中以折扇最得文人喜愛,而又以蒲扇最受老百姓歡迎。
而且在酷熱的夏日,古人還發明了巨大無比的“七輪扇”。
最早記錄於《西京雜記》:“長安巧工丁緩者……又作七輪扇,連七輪,大皆徑丈,相連續,壹人運之,滿堂寒顫。”
每個輪片壹丈長,壹個人運作,滿屋裏都是涼風,甚至冷得讓人直打寒顫,比現在的空調還管用。
當然,這種七輪扇使用的前提,也是需要有人力運作的。
再就是壹些精美的竹榻,榻是古代供休憩、躺臥的小床,在夏日為了納涼。
有些人家便會選擇用竹子制作小榻,躺上去涼意陣陣,最舒服不過。
當然,竹子做的床,肯定不會吸引陳文哲的註意。
吸引他的是床上的竹夫人,它是壹種圓柱形的竹制品。
江南炎炎夏季,人們喜歡竹席臥身,用竹編織的竹夫人是熱天消暑的清涼之物,可擁抱,可擱腳。
竹夫人,長約1米左右,是用竹篾編成的圓柱形物,中空,四周有竹編網眼,根據“弄堂穿風”的原理,供人取涼。
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無數神奇而又讓人驚嘆不已的藝術品。
“竹夫人”便是古人智慧的壹種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