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二百二十七章 登峰造極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0

  老胎新繪這種作假手段,壹般人還是很難辨別的,如果需要鑒定,就要參考顏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溫潤等因素。
  還有老釉新胎,近幾年景鎮也陸陸續續地出土了壹些過去的釉料。
  仿制者會利用老的釉水,去裝飾新胎。
  遇到這種瓷器,鑒定時應重點觀察,釉面與胎面的結合緊密程度。
  這樣的作假手段很多,像是舊件新器。
  老的足、流、底、口、頸等等殘缺的出土物,往往被組裝在新的瓷器中;
  這種作偽迷惑性較強,應仔細對比整器的各個部件是否壹致。
  最後就是復火,復火有兩種情況,第壹種是指將殘缺的舊器的殘缺部分修補好,再放入窯中復燒。
  出窯後完整無缺,價格便提升數倍。
  這樣做,最好是選擇殘缺部位較小的殘器,如器身的沖或器口的磕口。
  第二種是指將老的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礦石原料,做坯燒胎。
  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可以說制假販假之輩,每天在做舊的道路之上,都能推陳出新。
  從氫氟酸到高錳酸鉀,再到中藥,可以說是花樣分析,與時俱進。
  前面說的都是仿制的手段,而“做舊”的手法,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壹階段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到90年代中後期。
  做舊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為主,常見的手法是用砂紙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氫氟酸腐蝕釉面。
  然後塗刷泥水,泥水滲透到被破壞的釉面內,造成出土的效果。
  然而這種方式,在今天慢慢被淘汰。
  壹方面是容易識別真偽,另壹方面是隨著生活檔次的提高,收藏群體對品相的要求也在提高。
  這時,舊的做舊方式,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
  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到今天,是做舊的第二階段,以仿傳世品的特征為主。
  傳世品由於保護得當,壹般不會出現,出土器物那種較大程度的釉面破損。
  其釉面具有脫玻化特征,釉光溫潤,且底胎比較細膩,內壁可見“雞爪紋”等等特點。
  中低檔次的仿品,出於節約成本的目的,往往會采用在釉面上,塗抹高錳酸鉀來造效果。
  高檔次仿古瓷,則會采用中藥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
  不過,掌握這種做舊手段的師傅,數量並不多。
  在故完結,這種使用藥水,制作高仿古董的手段,壹般都是秘傳。
  但是,對於陳文哲來說,這卻是小手段,因為在隋侯之珠當中,各種做舊方法實在是太多了。
  再說,他學習制瓷,最開始就是從做舊學起的。
  剛開始接受了壹點做舊傳承,他就曾經使用藥水,做舊過瓷器。
  可以說,如果他能夠做出合格的元青花,再做舊出古董的效果,真的是小兒科。
  而其中最重要的壹種手段,就是藥物和煮。
  到了現在陳文哲的水平,對於利用各種手段做舊,他已經達到壹種登峰造極的程度。
  就比如用中藥煮泡做舊,也會因對象不同,而略有差異。
  比如,為了造粉彩瓷蛤蜊光效果,會在中藥裏加少許酒精。
  而為了消釉下彩瓷的亮光,會滴入少許氫氟酸。
  他雖然現在很少做舊了,但是他還是很清楚,壹小瓶氫氟酸,可以用半年。
  其他的表面做舊方式還有很多,比如用茶水煮、用香火煙熏、塗細煤灰等等;
  至於器物內壁出現的雞爪紋,在上釉瓷剛出窯時用小錘敲砸即可仿出。
  要是講究點技術含量,那就采用壓光法。
  這種工藝,多用於無釉陶器表面的上光。
  具體方法是,先用熱吹風機,或烘箱,把著色部位加熱到60℃-70℃,塗上壹層石蠟或川蠟。
  塗時先把蠟塗在布上,再用布摩擦著色或仿釉部位。
  然後用堅硬光滑的工具,如玉碾子、瑪瑙碾子,在其表面搟壓,直至出現理想光澤,最後再用綢布擦拭。
  這種辦法,會留下細微的痕跡,細心觀察便能發現。
  這幾年又新采用壹種高細砂來打磨,作舊的仿古釉面,需在高倍放大鏡下才可發現。
  這裏要註意了,是需要高倍放大鏡,壹般行內人使用的撿漏放大鏡,是看不出來的。
  其實,想要得到好的效果,還是要用拋光法。
  這種方法使用得最多,分手工拋光和機械拋光兩種。
  手工拋光是用綢布蘸取磨膏,在仿釉表面柔拋處打,然後用汽油和乙醇分別清洗拋光部位。
  必要時可再上點石蠟或川蠟,並用綢布進行拋打。
  用這種拋打出的光澤,比較柔潤。
  另外還可以用技工打磨機,和高速渦輪牙鉆機,進行拋光,這多用於明清瓷器的修復。
  機械拋光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提高拋光質量,拋出來的光有較好的釉質感覺。
  順著太陽光線,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鏡,探視瓷器表面釉層,古陶瓷表面的磨損縱橫交錯,粗細深淺不壹,新陶瓷則無這壹現象。
  其實,做舊的手法很多,只要是能夠撈會成本,很多麻煩的手法,都有人使用。
  比如罩光法,這種方法是在仿釉塗層表面,噴塗壹層上光塗料。
  目前比較好的上光材料,是熱固型丙烯酸上光漆,塗層透明無色光亮。
  噴塗後要烘幹固化,固化後的塗層,可用拋光膏打磨,效果會更理想。
  只不過,采用這種方法加工過的瓷器表面,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晰地看到,加工時留下的有規律的運動軌跡。
  但是,鑒定壹件瓷器,誰會沒事就拿到顯微鏡查看?
  做舊瓷器的外表,最重要的就是去火光。
  這也是陳文哲學習做舊技術之後,首先掌握的技能。
  而現在他的去火光手藝,已經提升的太多。
  比如說最簡單的手磨法,他就能做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這可是手藝活,而他最厲害的就是靈巧的雙手。
  只不過,這種手法比較消耗時間。
  手磨,顧名思義,就是瓷器出窯後,以汗手盤磨數月,直至消去刺眼“火光”。
  這個壹般人可堅持不下來,也不可能長期細致的盤玩。
  但是,只要想要用這種方法做舊的,就壹定是高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