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五百二十四章 瓷中魁首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建盞之中的精品有多好,沒有人比陳文哲更加清楚。
畢竟他已經全方位的仿制過建盞,就不要說建盞之中不算最名貴的兔毫盞了。
而金兔毫也算是兔毫盞,相比曜變天目盞還是差了點。
第7名拍賣了690萬,是壹件清乾隆白玉雕八吉祥紋蓋碗連碧玉座。
此白玉八吉祥蓋碗,以羊脂白玉為料溫潤晶瑩,刀工深峻,線條細潤是難得壹見的精品。
第6名759萬,清雍正藍釉堆白魚藻紋盉式蓋碗。
這對碗在當時可算是復古創新的典範,器型,紋飾源於宣德官窯。
但迄今所見的宣德蓋碗,就青花或青花礬紅,而藍地留白就碗、盤傳世,將這些融為壹體,著實少見。
第5名2990萬,清乾隆粉青釉菊瓣壺連蓋。
粉青釉的裝飾,色澤秀美艷麗。
壺身既呈圓形又分均等花瓣,制作難度極大。
此物還是乾隆禦用茶壺,想便宜都沒地兒便宜。
沒辦法,好幾種提價的因素都聚齊了。
粉青釉、色澤秀美,還加上艷麗。
壺身器型也不錯,還是是否呢難做的菊瓣樣式。
再就是乾隆禦用了,這些都是提高價格的因素。
壹套茶具,連通茶壺,賣出接近三千萬,應該也不算高價。
第4名3450萬,清初陳鳴遠制傳香壺,當然也是連同茶杯。
陳鳴遠是清代第壹紫砂壺名手,名遠四方。
他所制作的方壺,傳世四把最著名,這就是其中壹個。
2016年在拍賣中,以345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成為世界最貴紫砂方壺。
第3名5636萬,是壹件北宋汝窯天青釉茶盞。
光是北宋汝窯四字,就能讓這茶盞拍上天價。
同時它又是目前全世界公開發表的唯壹壹件汝窯盞,可謂珍貴至極。
第2名9200萬,顧景舟松鼠葡萄十頭套組。
顧景舟是紫砂壺領域的壹代宗師,在近代陶藝家中名聲顯赫。
1995年顧景舟制成這套松鼠葡萄茶具,壺身體量碩大,氣魄雄渾,在他的作品中著實罕見。
第1名不用說,賣了2.326億的成化鬥彩雞缸杯。
這壹件就太出名了,所以不多介紹。
之前陳文哲放過不少成化鬥彩雞缸杯,更是把明代制作鬥彩的所有顏料,全都調配了出來。
如果沒有他的前車之鑒,現在他手下的這些工藝師,想要仿制成化鬥彩雞缸杯,那就是個笑話。
“妳們只是仿制雞缸杯,不知道妳們知不知道,還有另外壹種成化鬥彩杯的價值,比雞缸杯還要高?”
看過了這些仿品,雖然仿制的還算不錯,但是陳文哲真的是不太滿意。
以他大師級的眼光,這些仿品到處都是瑕疵。
但是,他也不能要求太高了,因為就算是這樣的仿品,也絕對算得上是高仿。
就算不做就,單純拿出去賣,也能賣高價,因為它們真的都很漂亮。
能夠出名的瓷器作品,哪壹種又不漂亮呢?
殘破的東西,就算妳吹的再厲害,如果不是有其他附加價值,也不會讓人喜歡。
“老板說的是三秋杯吧?”陳星辰最先回應道。
“對,怎麽不仿壹仿三秋杯?”陳文哲笑著道。
跟著他的步伐做仿品,也沒有可能突破。
如果他們仿出了精品三秋杯,那就厲害了。
三秋杯,知道的不太多,它也是明成化鬥彩杯之壹。
只不過它不是喝茶的茶具,而是飲酒用具。
這種杯子的器型也十分簡潔,就是為敞口,淺斜式腹壁,圈足。
就這麽簡單的東西,真正做起來可不簡單。
如果要問,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杯子是哪個?其實是很有爭議的。
也許有人會鑒定的認為,曾拍出2.8億的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是世界陶瓷史上最貴的瓷器,也是最為聲名顯赫的宮廷瓷器。
其實不是!有壹款明成化鬥彩瓷器,比雞缸杯還要珍貴,堪稱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
1956年的壹天清晨,壹位衣著樸素的古稀老者,慢慢地從公共汽車上走下,又慢慢地踱步到故宮博物院。
誰也不會想到,這壹年,他將自己家藏的3000余件文物,捐獻給了故宮博物院。
其中就包括了,壹對明成化鬥彩三秋杯!
這位古稀老者,就是著名的古陶瓷收藏家、鑒定家孫瀛洲先生。
當時,視寶如命、“每星期只吃壹回豬肉”的孫瀛洲咬著牙,從即將關張的當鋪裏,花40根金條將它買下。
同時代的魯迅先生,在神都買壹套四合院,也就花了壹根金條。
也就是說,壹只三秋杯的價值,就等於20套四合院!
成化鬥彩三秋杯,全世界僅故宮壹對,絕無二雙,當屬瓷中魁首,是故宮的無價之寶,也是國之重器。
除了明成化鬥彩三秋杯,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明成化鬥彩葡萄紋杯、明成化青花秋葵杯、明宣德龍紋高足杯……個個都是頂級國寶。
它們出自同壹時期——盛世大明,其禦用瓷器最具特色的便是“鬥彩青花”。
當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相結合,不僅保持了青花幽靚典雅的特色,而且增加了五彩濃重華麗的色調,彼此襯托,絢麗多彩。
陳文哲特意提到它也很簡單,就是因為他手癢了。
仿制鬥彩雞缸杯,他已經沒有多大興趣。
但是鬥彩三秋杯,鬥彩葡萄紋杯、青花秋葵杯、龍紋高足杯,他可都想仿制。
這裏主要涉及到另外壹種技法,鬥彩青花。
鬥彩青花有“彩瓷之冠”之美譽,其承載著大明風華,也代表著我國數千年制瓷史的高峰水準。
這些動輒上億的古董禦用杯,壹直以來,普通人就只能隔著屏幕遠望。
就算知道它們,也很難上手壹觀。
幸虧現代咨詢發達,要不然,普通人哪裏能知道這些國寶的存在?
這些杯子,每壹種都是百年壹見,十分稀有!
它們分散於各個博物館、各個私人藏家手中,想要壹次見到所有就更難。
這壹次也就是看到這麽多手下,都在仿制茶杯,他才想起來了這壹系列的名瓷名杯。
剛才陳文哲提到的五種杯子,可是稱得上是我國歷史上最出名的五只鬥彩青花杯。
它們如今也是我國瓷界當中,最價值連城的五只杯子。
甚至有人給它們壹個稱號--“拾億杯”,這也算是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