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三百八十四章 船型古屋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0
陳文哲也只是獲得了壹部分信息,但是,只是這壹部分,已經涉及好幾條防線,幾十座暗堡、堡壘。
這些地方,陳文哲不打算親自去尋寶。
最多他也就是有空的時候,過去看壹眼。
現在他計算了壹下,他知道的藏寶還真不少。
比如最早獲得的,通往西域的絲路之中的壹座寺廟。
那裏的壹座隱秘地窖之中,還藏著大批元青花。
現在他收藏的瓷器、文物,其中最少的好像就是元青花了。
除此之外,有錢塘江、蘇杭長江段可能存在的明末沈寶。
這是通過那件明代瓷鼎,而得到的信息。
再有,就是東南亞日軍的藏寶,還有東三省藏寶,之後是張獻忠、李自成和滿清遺寶。
這些都是寶藏,只要尋找到壹處,收獲都不會笑。
可惜,除了東南亞那邊,還有海洋之中,他最早尋找到的那條黃金寶船船隊的沈沒之路,其他陳文哲都不打算去尋找。
畢竟是國內的文物,都屬於國家。
他現在也沒必要,用那些藏寶來裝點自家的寶庫,不對,應該是填充自家的博物館。
陳文哲現在的眼界、見識,絕對跟以前不同了。
以前是小民思想,看到什麽都認為是好東西,都想著據為己有。
但是現在,他見過的好東西多了,哪裏還能在乎壹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為了壹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讓自己陷入被動,顯然很不可取。
再說,以他此時的能力,走到哪裏還能找不到幾座寶藏?
不說其他,如果他有足夠的時間,國外海洋之中就肯定有無數藏寶,等著他去發掘。
既然有著龐大的資源,那又為什麽壹定要覬覦國內的那點寶貝?
畢竟已經是自家鍋內的東西,又何必去爭搶?
就算是要掙,也要爭搶流失到國外的寶貝。
就說最後他打撈的那條沈船,為什麽上面的很多皇家寶物流入海外?
到底是誰弄出來的?其實他只要稍微回溯壹下,就可以得到壹些線索。
經過這段時間的整理,其實陳文哲已經有了不少想法。
而當他特意尋找寶藏信息的時候,居然還以為回溯到了壹座標誌性建築。
現代社會,什麽東西只要還留在世間,就不可能留不下痕跡。
而只要有痕跡,國內國外的很多信息,就都可以查找得到。
比如誰把那麽多國內寶貝,弄到了海外的船上。
現在陳文哲已經十分確定,通向印泥那邊的商船,都帶著移民的作用。
而在近代上百年,甚至是兩百多年的時間內,移民最多的當然是東南亞,其次就是美洲。
後來,肯定是美洲那邊的移民最多,甚至很多東南亞的移民,也轉移到了美洲那邊。
陳文哲發現的那最後壹艘沈船,就是壹艘移民的商船。
那麽這些移民,到底是誰組織出海的呢?
要說我們國人相信外國人,聽從他們的鬼話,出海討生活,那絕對是胡扯。
所以不管什麽時候,都是有內鬼,才能把國內的人賣到國外。
在陳文哲得到的信息之中,這個內鬼就是壹些江湖幫派,其中壹個最出名的就是天地會。
好像這個天地會,也已經成為了傳說,成為了小說中的虛構幫派。
但是,明清時期,還有民國時期,這個江湖幫派,還真就真是存在過。
其中最大的證據,肯定是還流傳到現在的壹些幫派,比如著名的司徒美堂和致公堂。
再有就是民國時期的青幫、洪門等等,這些可都是記錄入歷史當中的,學生們現在學到這段歷史,還能學到呢!
陳文哲之所以能確定,那艘沈船,或者說那條航線之上的很多商船,都是天地會組織出海的,肯定是有原因的。
因為他通過回溯,看到了壹大片房子。
如果是普通的房子,肯定是沒用的,根本沒法讓他追溯歷史。
但是這壹片古屋,卻十分出名,而且十分好認,因為這古屋都是船型。
其實這片古屋建築群,早在二十多年前,就被發現了。
那是隱藏在西江農村之中的壹片“船型古屋”,而就是通過它,牽出天地會500多箱寶藏之謎。
什麽東西,只要跟寶藏牽扯之上,就肯定會吸引來極大的關註。
並且肯定會有很多人,耗費時間、錢財,不斷的追尋它的來歷。
所以,不管是天地會,還是他們藏起來的寶藏,都暴露在世人的眼下。
在文藝作品當中,妄圖推翻官府統治的民間幫會,通常都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現。
這些幫會的成員,會被冠以亂臣賊子的罪名,被官方勢力兇猛鎮壓。
最終在鏟除這些幫會之後,世界重新歸於平靜。
然而在這些幫派當中,天地會稱得上是壹個另類。
其成員不僅是壹群有著俠骨柔腸的江湖豪傑,其“反清復明”的政治口號,更是占據了政治制高點。
他們將滿清政府成功地定性為侵略者,激起百姓的反抗意識。
在2001年,西江發現了壹處造型獨特的船型古屋。
其獨特的造型和結構,都彰顯著這所古屋的卓爾不凡。
在壹番考察之後,專家們得出結論:這所古屋與天地會有著莫大的幹系。
在我國封建時期的統治階級當中,清政府可以說是最不自信的壹個。
從其當政時期的種種跡象,便可以看出。
當時的清政府,自始至終都在懼怕著壹個問題。
有朝壹日漢人如果不順服自己的統治,滿人該何去何從?
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滿清寶藏才會出現。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滿清政府才將維系自己的統治地位,始終作為頭等大事。
從入關開始,清政府便以“清君側”為理由,將自己進入中原進行合理化解釋,為的便是消除漢人對自己的抵觸情緒。
在取得統治地位之後,滿清政府為了維護國家穩定更是不遺余力。
不僅承認了三藩的合法性,對漢人的安撫工作也滲透到了各個層面。
正是由於滿清政府對安撫漢人問題的重視,才有了康乾盛世的景象。
盡管如此,滿清政府依舊對漢人的言行十分敏感。
他們生怕人數眾多的漢人,有壹天會團結起來,公然與自己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