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二十八章 九層妖塔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這壹件玉溪窯的青花玉壺春瓶,高25.6cm,口徑6.7cm,足徑9.5cm。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
  通體施青黃釉,外壁以青花繪蕉葉、蓮瓣、魚藻紋。
  元代玉溪窯的青花,與景鎮的青花風格明顯不同。
  玉溪窯青花器相比景鎮的青花,還是差了點。
  比如玉溪窯青花的胎質酥松,釉色泛黃,青花色調灰暗,釉面玻璃質感很強。
  當然,有劣勢,也會有有點。
  比如此瓶的青花色澤,雖不如景鎮青花,但繪畫技法自然流暢,寥寥數筆即將紋飾表現得生動。
  只是這壹點,就表現出壹定的活潑藝術效果。
  這也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國邊疆地區制瓷業高超的工藝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這壹件玉壺春瓶工藝雖然不算最好,但是少見,能夠得到也算是意外之喜。
  翻翻看看,最後陳文哲居然還找出來了四件真品。
  其中兩件是龍泉窯的瓷器,另外兩件居然是釉裏紅瓷器。
  龍泉窯的瓷器,陳文哲仿的很多,但是真品,他還真沒有獲得過壹件。
  眼前照片上的這壹件是龍泉窯印龍紋青釉盤,高7.5cm,口徑42.9cm,足徑29cm。
  盤敞口,淺腹,坦底,圈足。
  裏外施青釉,底部無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
  盤心模印雲龍紋,內壁刻劃花紋。
  此盤器形較大,胎體厚重,釉呈青黃色。
  在較厚的釉層下,模印的雲龍紋清晰可見。
  據此表明,這是元代龍泉窯青瓷的典型器。
  龍泉窯青瓷自宋代發展到元代,雖然燒造地區擴大且產量巨增,但已無法燒出南宋時期的梅子青色。
  為彌補青瓷呈色的不足,元代龍泉窯青瓷常采用模印、貼塑、鏤雕等工藝手段作裝飾,以追求圖案美和造型美。
  除了這壹件之外,另外壹件是龍泉窯青釉凈瓶。
  這件元代的凈瓶,高48.2cm,口徑7.3cm。
  凈瓶直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近足處微外撇,圈足。
  頸下部有輪狀出沿,內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勻凈。
  這種俗稱凈瓶的器物,實際上是屬於“軍持”的壹種。
  這種東西本為印三民族的壹種日常生活用具,後來被佛教徒賦予宗教涵義。
  主要用於貯水,以備雲遊四方時飲用、凈手或飯後漱口。
  軍持大致上可分為兩口和單口兩種類型,質地有陶瓷、金屬等。
  瓷質單口軍持,從五代至清代皆有燒造。
  其基本特征是小口,長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頸部有輪狀出沿。
  元代江浙龍泉窯燒造的這種青釉凈瓶,因其外形像個“吉”字,因此人們常稱之為“吉字瓶”。
  元代龍泉窯青釉凈瓶發現不少,但像這件凈瓶這樣體大且釉色精美者殊為少見。
  其實在古代,這樣的軍持在西北方的佛教之中更加盛行。
  其中最出名的壹件軍持,應該是出自九層妖塔的黃金凈瓶。
  那只瓶子還是很漂亮的,特別是圓圓的肚子上的那種弧度。
  “西邊還是很有潛力的。”
  有了壹次大收獲,讓陳文哲對於考古,有了濃厚的興趣。
  不說其他,就說九層妖塔,就絕對不簡單。
  還有,既然有壹座九層妖塔,那麽會不會還有第二座?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任何壹個王朝,都絕對不可能只有壹個王侯,怎麽也要二世而亡吧?
  比如所謂的九層妖塔,就不是單純的壹座王墓,而是壹片墓地。
  這樣的墓地,只要找到壹次,就是很大的收獲。
  有時間,陳文哲還真想去看看,也許通過那座九層妖塔,他能夠發現更多的古墓。
  《鬼吹燈》筆下的“九層妖塔”,剛開始只是傳說。
  可是,當傳說變成了現實,那就有意思了。
  這座以血渭壹號大墓為原型的古墓,引發了熱烈討論,其中仍舊有很多秘密值得進壹步探索。
  這個被世人熟知的“九層妖塔”,其真實學名“血渭壹號大墓”反而知道的人很少。
  之所以叫“血渭”這個名字,是由墓葬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的。
  它北依血渭山腳,南臨察汗烏蘇河。
  至於“壹號”這個編號,也說明它是這壹組墓群中最重要的壹座。
  實際上,當時在都蘭熱水縣這座“血渭壹號”周圍還有很多小型古墓。
  數量多達200余穴,全部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盜掘。
  而作為主角的“血渭壹號大墓”,更是被很多摸金校尉所光顧。
  從考古發掘時的痕跡分析看,其早期不僅被盜,還曾遭數次焚毀。
  那麽,“血渭壹號大墓”為何會被民間傳為“九層妖塔”?
  這其實主要和它的封土形狀,有很大關系。
  說起“塔”,除了佛塔之外,大家最熟悉的還有金字塔。
  而這座大墓的墓葬封土就很特殊,南北長58米,南寬65、北寬55米。
  其平面和立面均呈現出梯形結構,很像漢字中的“金”。
  所以又被成為“東方金字塔”的,這就是“九層妖塔”中“塔”的由來。
  至於“九層”,查看考古報告就會發現,原來它的封土並不是單壹材質堆砌而成。
  這座古墓是由黃土、灰沙和巨石壘砌而成。
  在35米的高度中,從上到下每隔壹米左右,就有壹層平鋪的穿木,環繞封土四周整齊排列。
  如此壹來,便形成了明顯的九級分層。
  最後再說這個“妖”,這是因為當地人稱之為“有妖怪的高樓”。
  據說壹座座古墓,曾經是妖魔藏身的洞穴。
  後來格薩爾王帶著眾英雄,與群魔激戰多日,終於趕走了妖魔。
  但魔去洞不空,裏面還有很多金銀財寶,當地老百姓也就把這些古墓,叫做“妖怪聚集的樓”。
  實際上,所有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
  這座被稱為“九層妖塔”的血渭壹號大墓,其中還真有大量的金銀及織物殉葬品,那麽它的主人又會是誰?
  從墓葬本身的結構特征來看,無疑是屬於吐蕃系的。
  根據考古發掘工作,墓室位於封土下11.5米深處,位於封土中心。
  建在下層的梯形平臺之上,平面呈十字形,東西寬21米、南北長18.5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